←回上一頁

拍賣官開講囉/清代象牙套球驚艷登場!24層奇藝展現中國微雕巔峰技術

2025-05-20 15:57  作者 / 陳珮瑜

清晚期 象牙雲龍紋套球。(圖片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OPEN DATA)清晚期 象牙雲龍紋套球。(圖片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OPEN DATA)

鬼斧神工的同心奇藝:清晚期《象牙雲龍紋套球》展現中式微雕技藝巔峰

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清晚期 象牙雲龍紋套球》,為一件極具觀賞與工藝價值的明星展品。此作以整塊象牙製成,內含多層套球,各層皆能靈活轉動,雕有飛龍穿雲與祥紋,細緻奇巧,堪稱中國微雕藝術的代表之作,也見證了清代廣州牙雕技藝的成熟與繁盛。

此套球由大套球、小套球、承盤、支架與底座構成,大球直徑約12公分,共含24層可轉動的薄層球體,小球亦含9層。大球表面以高浮雕刻龍戲祥雲,球座與支架則雕八仙人物與山水樓閣,整體氣勢恢宏,細節精緻。

清晚期 象牙雲龍紋套球。(圖片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OPEN DATA)
 

象牙雕刻的歷史與廣東牙雕的興盛

象牙自古被視為貴族珍品,象徵身份與地位。在中國,其雕刻歷史可上溯至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已有象牙器皿與雕件出土。隨佛教流行,象牙也被賦予避邪寓意,成為工藝材料中的上品。

至明清時期,象牙雕刻進入高峰,並形成北京、廣州兩大流派。北派作品端莊沉穩,題材以仕女、花鳥為主;南派(即廣東牙雕)則以精緻巧工見長,代表作包括象牙套球、牙雕樓船、西洋棋等。廣州牙雕藝人常受宮廷召用,為皇家製作進貢珍品,也積極參與外銷,成為中外工藝交流的重要媒介。

套球類作品(俗稱「鬼工球」或「同心球」)為廣東牙雕工藝的巔峰代表。其製作仰賴高超的車床技術與數學幾何概念,在一塊整牙上層層鏤空、精準定位,使多層球體皆可靈活旋轉,且厚薄均勻、紋飾精細。至清乾隆年間已能製作出14層套球,清末進一步突破至20層以上。

從「鬼工」到藝術傳奇:象牙套球的製作與文化象徵

象牙套球的製作需經「選料裁切」、「車圓球體」、「鑽孔定位」、「鉤刀分層」、「表層雕花」與「內層鏤刻」等六大步驟,其中車床與鉤刀技法為其核心。打孔位置須均勻對稱,才能保證層層圓心一致、活動順暢,技巧繁複,需極高的數學與技術素養。

古籍如明代《格古要論》已記載「鬼工毬」,描述其「中直通一竅,內車數重,皆可轉動」,足見其技藝歷久彌新。近代牙雕大師翁昭曾以24層牙球參加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與日本30層拼合牙球同場競爭。經煮沸測試,廣州牙球毫髮無損,日本牙球則因膠黏拼合而碎裂,最終翁昭獲得金獎殊榮,彰顯中國象牙雕刻的真功實藝。

值得一提的是,象牙球的藝術價值並非僅在於層數堆疊,更在於其層層鏤刻紋樣皆自成章法,如龍鳳騰雲、百花盛放、山水遊人,乃至傳統吉祥符號皆可入圖,讓觀者讚嘆不已。

當代製作與材料替代的挑戰

隨著象牙來源受限,當代雕刻師轉向尋找替代材料。近年由於永凍層融化,猛獁象牙開始大量出土,成為合法與倫理上的新選擇。猛獁象牙多產自俄羅斯西伯利亞,質地與現代象牙相近,價格則約為其六至七成。此外亦有河馬牙、海象牙等替代材質供選。

儘管如此,高階象牙球的製作耗時甚長、成品率低,如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展出的《盛世乾坤》,即為由李定寧耗時30年完成的57層象牙球,以巨龍承托主體,球體則雕以敦煌飛天為主題,成為當代廣東牙雕技藝的最高象徵。

清晚期 象牙雲龍紋套球。(圖片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OPEN DATA)
 

拍賣紀錄:鬼工球的藝術價值與市場反響

2011年12月5日,北京古天一秋季拍賣會上,一件清代象牙套球以人民幣632,500元成交,折合新台幣約300萬元。該件作品保存完好,結構完整,球體與支撐架可能出自不同時代,卻仍顯示出歷代收藏者對其珍視與保護。

此類作品在拍場上雖非常見,但凡出現,常引發藏家競逐。除了工藝美術價值外,其背後所蘊藏的歷史文化背景與中西技術交流意涵,也為藝術史研究提供重要素材。

結語

《清晚期 象牙雲龍紋套球》是中國微雕工藝與數學美學的完美結合,亦是清代廣東地區手工藝巔峰的具象展現。在一球之中,雕刻出層層天地,不僅是技術挑戰,更是文化智慧的結晶。

今日重觀此作,除了讚嘆其製作難度與藝術價值,更讓人思索傳統技藝與現代永續如何共生發展。在欣賞其細膩層次與吉祥寓意之餘,也不禁對古人的「鬼工之巧」致以最深的敬意。

想了解更多,請點以下連結,【95-清晚期象牙球】。

https://www.provoice.tw/podcast/episode?id=c96861c9-8746-4ea5-ab9d-d88b32ed78a5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名家

佛像不是偶像,是修行的鏡子

你是否也曾疑惑過,佛教徒對著佛像禮拜,究竟是在做什麼?是

2025-05-20 10:12

名家

上善若水——最柔也最強的智慧之道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2025-05-19 10:02

名家

在日常中遇見佛陀:《法華經》教我們的成佛之道

佛陀已入涅槃,我們無法親炙,但《妙法蓮華經》告訴我們:成

2025-05-16 12:21

好好聽Podcast

拍賣官開講囉/郎世寧宮廷畫5億成交!清代寫實畫風掀收藏熱潮

中西交融的宮廷華彩:郎世寧《錦春圖》描繪富貴吉祥的藝術風貌

2025-05-15 18:01

好好聽Podcast

拍賣官開講囉/皇族畫鬼也風雅!溥心畬《鬼趣圖》詩畫合璧驚艷現世

舊王孫筆下的鬼趣世界:溥心畬《鬼趣圖》展現詼諧幽默與隱逸情懷

2025-05-15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