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蔡英文13日訪問丹麥,並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發表演說,這是她首次親臨該峰會現場。蔡英文在20分鐘的演說中強調,面對當前全球不確定性與挑戰,民主國家需要發展新策略確保國家安全與經濟繁榮,而建立韌性是在變局中生存的關鍵。
在蔡英文演講前,會議安排了兩場與台灣相關的討論,包括「零日攻擊」編劇鄭心媚與演員謝怡芬(Janet)對談紀錄片「看不見的國家」導演葛靜文(Vanessa Hope),以及立陶宛前外交部次長艾德梅納斯發表「台灣為什麼對歐洲很重要」的演說。艾德梅納斯分享立陶宛支持台灣的經驗,並表示歐洲有義務勇敢捍衛台灣的民主。
蔡英文在演說中指出,當貿易利益重新平衡與安全責任重新分配可能產生衝突時,民主國家必須團結一致,持續維護各自與集體的安全能力。她警告,對手正不斷結盟並發展新手段,試圖分化民主社會、侵蝕民主體制並挑起社會對立。
「現在正是積極對外聯繫並靈活調整的關鍵時刻。互動規則已經改變,集體策略也必須隨之調整與進化,」蔡英文表示,「在面對挑戰時建立韌性,是生存的關鍵。」
蔡英文分享台灣的經驗,指出台灣人民深知韌性的意義,因為他們曾親身經歷威權統治的傷害,如今幾乎每天都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與恐嚇。她說:「中國曾以為,透過不斷的網攻、駭客行動與軍事演習,可以使台灣人民陷入恐懼或麻痺。但事實證明並非如此。相反地,台灣人民將這些挑戰化為建立韌性的基礎。」
她進一步解釋台灣在國防、數位基礎建設、經濟貿易等方面增強韌性的具體努力,並承諾台灣將持續與所有渴望促進和平與穩定的夥伴站在一起,願意分享數十年來的經驗與學習,共同守護自由與民主價值。
「民主聯盟基金會」總監帕列羅-普萊斯納表示,他多年來多次邀請蔡英文參與民主高峰會,非常高興她終於能親自出席。他承諾只要民主高峰會繼續舉辦,就會持續邀請台灣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