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雙方近期釋出談判進展的積極訊號,暫時緩解了市場緊張情緒,帶動股市、匯市與債市短線反彈。然而,在表面的反彈之下,全球資金正悄然進行重大轉移,「去美元化」趨勢持續發展中。
美中雙方似乎都已認識到持續對抗將導致雙輸局面,因此釋出和解訊息,為市場提供了喘息空間。正如預期,5月市場出現反彈,但投資人需謹記這僅是短期現象,而非長期趨勢的轉變。
在市場表面之下,資金正大規模地從美元資產撤出,轉向歐洲和亞洲股市、新興市場、日圓、瑞士法郎等非美貨幣,以及非美債券、投資級債券、黃金、實體資產,甚至比特幣等另類投資工具。雖然短期內科技股可能反彈、美元回升、美債交易活躍,但這些都不代表長期趨勢已經改變。
對持有大量美債ETF的投資人而言,應考慮降低配置比重、延長投資期限,甚至部分停損。建議利用這波反彈調整被套牢的部位,同時可繼續執行定期定額投資計劃。
防禦型資產值得關注,包括高股息ETF、績優股、黃金ETF、公用事業、通路商、內需企業、食品、水泥、餐飲、觀光與運輸類股。這些類別可能是未來資產配置的重點。
台幣升值已對多個產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壽險公司與電子外銷產業,投資人需密切關注後續財報表現,及早因應可能的風險。
真正影響資產增減的關鍵不在短期波動,而是能否掌握大趨勢轉折並做出正確判斷與行動。當前市場處於關鍵十字路口,投資決策需更加謹慎、小心且果斷。雖然景氣風暴尚未全面爆發,但已有明顯前兆,投資人應提高警覺,適時調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