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川普百日執政:全球經貿秩序重組與台灣產業的差異化應對

2025-05-04 10:00  撰稿 / AI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百日,以「美國優先」為核心的貿易政策已明顯重塑全球經貿格局。專家指出,川普透過關稅威脅迫使各國與美國進行雙邊談判,不僅瓦解了多邊經貿體制,更使台灣高科技與傳統產業面臨截然不同的挑戰局面。

川普於今年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國第47任總統,迅速改變美國在多項國際議題上的立場,包括烏克蘭政策、北約防禦承諾、巴黎氣候協定等。在經貿方面,他於4月2日宣布對全球超過180個國家實施「對等關稅」,隨後又於9日暫緩執行90天,僅實施10%對等關稅,給予各國談判空間。

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表示,川普透過高額關稅威脅,迫使各國與美國進行雙邊談判,已使全球多邊經貿體制崩解。他分析,未來經貿發展將呈現兩大趨勢:一是形成以美國為中心的雙邊經貿體系,二是美中競爭將更加激烈,雙方不僅是「對手」,更是「敵手」。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政府與拜登政府的對外策略有明顯差異。劉大年指出,拜登在制衡中國的同時,仍強調與盟友結盟,推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等多邊合作,而川普對此完全不感興趣,專注於雙邊談判。

面對關稅威脅,台灣產業呈現兩極化反應。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觀察到,高科技廠商已設立24小時戰情室,積極思考全球產能調配與供應鏈重組等中長期策略;相比之下,傳統產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則顯得茫然失措,「他們不是不想做,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在關稅壓力下,台灣科技供應鏈已開始評估轉移生產基地以降低衝擊。英業達宣布投資27億元赴美設廠生產伺服器,日月光投控與友達也計劃在美國設廠。白宗城表示,台灣電子業因具備競爭優勢,關稅短期衝擊有限,但傳統產業因資源與人才不足,面臨更大挑戰。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川普試圖複製其第一任期的關稅戰經驗,但事態發展未如預期,加拿大、歐盟、中國均以反制措施回應。加上執政百日民調支持度僅41%,創70年來美國總統就職百日新低,美元走弱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何承叡與澳洲搭檔連奪ATP挑戰賽雙冠 世界排名將躋身前百

台灣網球選手何承叡與澳洲搭檔羅米奧斯(Matthew R

2025-05-04 13:00

北港迎70萬香客後啟動大規模清潔行動 垃圾量預計倍增

北港鎮清潔隊已啟動為期三天的市容清掃工作,因應白沙屯媽祖

2025-05-04 12:30

《佛羅里達海岸》男星柯克梅達斯因胰臟炎併發症離世 享年33歲

美國實境秀《佛羅里達海岸》(Floribama Shor

2025-05-04 12:25

黃大謙談阿滴與鍾明軒爭議 分享不赴中國旅遊考量

網紅阿滴與鍾明軒近日因「Chinese culture」

2025-05-04 12:20

中美貿易緊張加劇 中國推動汽車晶片國產化目標面臨挑戰

中國政府近期通知國內汽車製造商,希望今年使用的晶片中至少

2025-05-04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