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記憶傳承大使計畫」重要推動者奧莉·瑟拉(Orly Sela)日前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舉辦專題講座,以第一人稱戲劇方式演繹其祖母——大屠殺倖存者耶胡蒂·畢克斯(Yehudit Biksz)的生命歷程,吸引眾多聽眾到場聆聽。
奧莉的祖母曾於1944年被迫搭乘牲畜列車前往奧斯威辛集中營,從此與親人永別,後被轉往勞改營直至戰爭結束。由於與祖母感情深厚,奧莉決定透過說故事方式,傳承這段歷史記憶。
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Maya Yaron)在致詞中表示,大屠殺倖存者逐漸凋零,「記憶傳承大使計畫」以倖存者後代的第一人稱敘述為核心,不僅是轉述歷史,更是接下責任、傳遞記憶火炬的深刻承諾。她強調:「大屠殺的教訓不只是過去的悲劇,它與今天、與此時此地的台灣都有深切關聯。」
游瑪雅也提到,以色列今年擔任「國際大屠殺紀念聯盟(IHRA)」主席國,誠摯邀請台灣各界積極響應,共同面對當代反猶太主義與偏見挑戰。
高史博館長李文環則引用館內二二八事件常設展為例,強調銘記歷史傷痕的重要性。他表示,此次講座以演出方式呈現家族史的記憶,讓人更深刻理解歷史教育的意義。
此次活動旨在透過真實見證與情感連結,思考記憶在當代的意義,強化對人權價值的守護,期待這份記憶的力量能持續啟發台灣社會,讓我們在理解與共感中遠離冷漠與仇恨,走向更包容與和平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