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玉器上萬件,但唐代玉器卻寥寥可數,為何會如此呢?感覺上繁榮強大的唐代,玉器應該也會是數量豐富呀!大家不難發現,挖掘出的大部分玉器,清代的較為多見,而中國屬於鼎盛時期的唐代,明明開闊了西域,暢通了絲綢之路,和田玉料源源內輸,唐代的玉器怎麼不多見呢?
唐代的金銀器要比玉器發達,整個社會比較崇尚金銀器﹔唐宋年間,玉器更多只是被作為工藝品看待,用於美化生活,重視程度不太夠。如果從法門寺出土的2499件重器來看,玉器的數量與爭輝斗艷的金銀器相比,的確比較少﹔而在西安何家村窖藏的千余件大唐遺寶中,玉器所佔的比例也遠比金銀器小。
當時唐代繁榮富強,與西方交流頻繁,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水晶、瑪瑙等傳入唐代,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玉石的地位受到一定的影響。而金銀是財富的象徵,唐代財力強盛,佛教文化在當代非常盛行,金銀物件流通非常之廣,皇上還下旨為佛建金身,平民百姓也都很信仰佛教文化。在唐代的墓葬中,也發現陪葬品多為陶俑、唐三彩器、金銀器等,玉器陪葬反而減少。所以金銀比玉器更受歡迎。
雖然說唐代玉器少,但是流傳下來的卻都是精品,大都是用和田青、白玉為主,並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還加入了雕塑與繪畫手法融入玉器雕刻工藝之中,使其內容更加的豐富。可以說唐代的玉器是玉器從禮器、祭器到玩物的一個過渡時期,雖然數量少,但是創新的題材和雕刻文化對後世玉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台北故宮的《唐白玉人》尺寸全高4.6公分最寬2公分。它是玉質,色青白,略有赭色人工染斑。玉人作寬衣博袖狀,頭上有冠,雙手互握,形貌恭謹,自頂至底,直穿一孔,可作穿戴用。此玉人與另一件呈一白一棕配對,乾隆皇帝將其盛裝於匣冊內,匣外並禦題「仙毫春色」。
關於相關的拍賣,2020/10/10中國嘉德香港秋季拍賣會,唐蓮花仕女玉佩從港幣12萬元起拍,最後成交HKD1,003,000。這場拍賣會是台灣骨董商鄧澄清-慎德堂的玉器專拍,拍品本身為居易書屋珍藏,1995年以前收藏於台北。
唐白玉人。(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DATA)
唐蓮花仕女玉佩。(圖片來源:https://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5171850501)
想了解更多,請點以下連結,【20-唐白玉人】。
https://www.provoice.tw/podcast/episode?id=39dff40b-7668-4019-98ed-bc0dc85de597
台北故宮玉器上萬件,但唐代玉器卻寥寥可數,為何會如此呢? 感覺上繁榮強大的唐代,玉器應該也會是數量豐富呀! 大家不難發現,挖掘出的大部分玉器,清代的較為多見,而中國屬於鼎盛時期的唐代,明明開闊了西域,暢通了絲綢之路,和田玉料源源內輸,唐代的玉器怎麼不多見呢?
唐代的金銀器要比玉器發達,整個社會比較崇尚金銀器﹔唐宋年間,玉器更多只是被作為工藝品看待,用於美化生活,重視程度不太夠。如果從法門寺出土的2499件重器來看,玉器的數量與爭輝斗艷的金銀器相比,的確比較少﹔而在西安何家村窖藏的千余件大唐遺寶中,玉器所佔的比例也遠比金銀器小。
當時唐代繁榮富強,與西方交流頻繁,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水晶、瑪瑙等傳入唐代,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玉石的地位受到一定的影響。而金銀是財富的象徵,唐代財力強盛,佛教文化在當代非常盛行,金銀物件流通非常之廣,皇上還下旨為佛建金身,平民百姓也都很信仰佛教文化。在唐代的墓葬中,也發現陪葬品多為陶俑、唐三彩器、金銀器等,玉器陪葬反而減少。所以金銀比玉器更受歡迎。
雖然說唐代玉器少,但是流傳下來的卻都是精品,大都是用和田青、白玉為主,並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還加入了雕塑與繪畫手法融入玉器雕刻工藝之中,使其內容更加的豐富。可以說唐代的玉器是玉器從禮器、祭器到玩物的一個過渡時期,雖然數量少,但是創新的題材和雕刻文化對後世玉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台北故宮的《唐 白玉人》尺寸全高4.6公分 最寬2公分。它是玉質,色青白,略有赭色人工染斑。玉人作寬衣博袖狀,頭上有冠,雙手互握,形貌恭謹,自頂至底,直穿一孔,可作穿戴用。此玉人與另一件呈一白一棕配對,乾隆皇帝將其盛裝於匣冊內,匣外並禦題「仙毫春色」。
關於相關的拍賣,2020/10/10中國嘉德香港秋季拍賣會,唐 蓮花仕女玉佩從港幣12萬元起拍,最後成交HKD 1,003,000。這場拍賣會是台灣骨董商鄧澄清-慎德堂的玉器專拍,拍品本身為居易書屋珍藏, 1995年以前收藏於台北。
唐 白玉人。(圖片來源: 國立故宮博物院 OPEN DATA)
想了解更多,請點以下連結,【20-唐 白玉人】。
https://www.provoice.tw/podcast/episode?id=39dff40b-7668-4019-98ed-bc0dc85de597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