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建築人生》建築與書法的對話 專訪孫大川

2022-10-11 15:02  作者 / 陳彥福

▲(圖/擷取自孫大川臉書)▲(圖/擷取自孫大川臉書)

《利百代-建築人生》建築與書法的對話(上)


建築的起源就在首次將兩塊磚頭放在一起的那一刻,除了安全與實用的要素之外,建築有了感性的共鳴,也就開始有了藝術美善的特質。觀察建築、品味建築,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生活與世界,讓人生更美好。

 

書法與建築之間有何關聯?透過書法來詮釋身處建築的豐富性,可以解構空間的形式,而讓思維穿梭於兩者不同的維度,在建築與書法領域之間穿越,彼此享受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空間詩意之美。

 

主持人林貴榮力邀曾任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老師Paelabang danapan(卑南族名:彼此牢牢地擁抱),從「番人寫字」談起。

 

孫老師三十年來,鼓吹原住民介 入台灣的「書寫世界」,為表達對老院長于右任先生的孺慕之情,用「左衽」的別號,取「吾其披髮左衽矣」之意。「提不起」、「放不下」、「身心俱啤」 「酒二共識,一盅 各表」、「在哪裡跌倒,在哪裡躺好」 等等的文句,不但隨處可見,也成了他戲墨的風格。

 

坐對斜陽游於藝,以擬聲的方式寫 出「把來」、「酒來」、「渴來」的日本人劃酒拳,引起部落族人哈哈大笑,書法原來可以離自己的生活那麼近。無厘頭的如寫給馬英九總統的「英英美代子,九九乘法表」,隨興塗鴉但卻自有一時即興的趣味。

 

林貴榮認為,孫老師的書寫世界固然有中國傳統的元素,但更多摻入了原住民的幽默與視角。原住民「介入書寫」這件事,已經成為21世紀台灣一個嶄新的文化現象。在孫老師書法空間裡,可以很開心的是作為一個極理解傳統的人,同時也可以如此表現當代書法的生命力。

 

而孫大川頗具深層的文化涵養,其人生觀的豁達、風格的幽默灑脱,對人性的尊重及愛心,令人激賞,同時他是一位才華横溢的人才,若能適才適用,必能昇華社會的文化生態,造福人群。

 

 


《利百代-建築人生》建築與書法的對話(上)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名家

謙卑的涵義:探索內在價值,不依賴外在認可

《莊子·山木》有句話:「虛己以遊世」,意思

2025-07-16 11:38

名家

韋安觀點》蔣介石的「軸線」連載七之二|『「大撤退」與台灣命運的轉折』

一、「大撤退」意外「突變」台灣 1949年

2025-07-15 18:27

名家

朱玉昌觀點》AI為了活下去 選擇讓你死

故事從一封信開始。信不是人寫的,是AI。一個叫Gemin

2025-07-15 18:12

名家

擺脫賭徒心態:在逆境中找回自我

人生如棋局,佈滿了難以預測的挑戰:投資風險、職場競爭、感

2025-07-14 13:14

名家

《西遊記》不是神話故事,是修心指南

有人說,當真正讀懂《西遊記》,也就懂得了人生的苦難與修行

2025-07-11 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