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營養師曝「用餐2觀念」 這樣吃才會瘦不怕胖
2023-05-05 11:05 記者 / yelsa
現代人熱愛吃美食,但如果不想囤積過多熱量,「擇食」就很重要,營養師高敏敏建議,可以從飯量和用餐順序調整。
高敏敏透露建議以一般族群來說,每餐飯量8分滿即可,並可依照活動量調整,若當天活動量低,則勿吃太多;而若是減重族群,建議飯量5分滿就好,並將精緻澱粉換成原型澱粉,像是糙米、五穀米等未精緻澱粉類,也是不錯的選擇。
掌握飯量後,進食順序也很重要,高敏敏建議:
#STEP1餐前喝湯
以清淡湯為主,避免濃勾芡湯,因為勾芡中含有大量澱粉,熱量密度高、易囤積多吃無益。
#STEP2 再來吃菜
建議每餐至少吃一碗菜(菜量比飯量多),因為蔬果豐富的膳食纖維跟植化素、營養素可以增加飽足感、幫助消化也墊個胃,也提醒蔬菜要各色都吃,並至少選擇2種顏色,另外像是藻類、菇類、大番茄、黃瓜、冬瓜等也都屬於蔬菜類喔。
#STEP3 最後吃「肉+澱粉」
豆魚肉蛋類中的肉類,建議優先選低脂白肉,或以原型為主、少加工品,份量為一掌心大小,像是海鮮類的油脂跟飽和脂肪都較低,如果真的想吃牛 可選菲力牛排,油脂含量較低,雞肉類則可選雞胸肉,豬肉則選里肌肉。
而水果則建議可以在餐與餐之間吃,並且每餐1拳頭或切一切放到碗裡8分滿碗的量,一天兩份補充膳食纖維、維生素C。
高敏敏也強調烹調料理方式,也是影響熱量關鍵之一,盡量以清蒸、水煮、烘烤,而油煎乾煎也比油炸相對健康,另外,還要放慢吃飯速度、不要狼吞虎嚥,這樣才能增加大腦飽足訊息的傳遞,8分飽即可停下筷子,用餐完畢多起身多活動,才能幫助代謝消化、不虛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