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這幾年因房價高漲,許多建商都推出小坪數產品,甚至不少台北市危老案也是小基地的案子,小宅趨勢也衍生一些問題;房市專家、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說,像是室內使用空間不足、使用機能欠佳、前後陽台狹窄、換屋轉售不易,還有市場性與自償性等問題,必然會嚴重影響餘屋去化與建商財務規劃,並影響購屋者的居家品質,此外,民眾購屋時更要以「得房率」來計算、衡量室內實際使用空間的大小。
現階段一般民眾購買預售屋時,大都了解應先扣除公設,並且進一步確認核計室內實際使用面積,以及各空間大小;因此,簽約時務必附加標示尺寸與註明各空間坪數的平面配置圖,以免完工交屋時發生一些爭執。
小宅潛藏著「買得起卻住不下」的缺點,購屋時更應以「得房率」來計算、衡量室內實際空間。圖/好房網News資料照
小宅也潛藏著「買得起卻住不下」的隱憂,莊孟翰表示,一般而言,即使面積較小,但最低限度部分,主臥室也要容納得下5尺×6.2尺約0.86坪的雙人床,並且所剩空間是否擺得下衣櫥、化妝檯等必備家具,才能維持一定的居家活動空間。
在這一波房價飆漲過程,建商為迎合低總價的市場需求,逐漸朝小坪數規劃,「甚至有小至含公設只有8坪的銷售面積產品」!莊孟翰指出,包括台北市大安區、中山區、大同區、新北市土城區、桃園市大園區、宜蘭等地區都曾出現含公設只有8~10坪的小宅建案,並且還以降低自備款方式來吸引剛性需求,導致一些小坪數住家室內實際使用空間潛藏著「買得起卻住不下」的嚴重缺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超低公設比」廣告導引下,購屋時更應以「得房率」來計算、衡量室內實際空間;此外,小宅交屋的後續房貸申辦,也都是當前所有購屋者最為關心的焦點。莊孟翰說,近年在房價高漲情況下,常見以低總價掩蓋高單價的行銷手法,並且連郊區、蛋白區也出現超小宅產品,所以民眾購屋之前務必先清楚了解室內實際使用空間有多大。
而近年會發現「超低公設比29.99%」的建案廣告,真有可能嗎?莊孟翰表示,大多數小坪數建案公設比仍高達35~40%,由於參觀預售樣品屋時與成屋落差甚大,導致購屋者對於室內實際使用空間遭壓縮的疑慮加深;因此,建議購屋時就應以得房率計算實際居住空間,也就是〔得房率=(銷售面積-公設面積)/銷售面積〕來衡量室內實際使用空間的大小,以充分了解居家空間是否真如廣告所宣稱的「物超所值」。
延伸閱讀→房仲就愛抬價多賺錢?專家拆解佣金真相:比買方更怕賣太貴10年買4房只愛老公寓 內行人曝購屋心法台中預售VS中古價差揭密!這二區中古屋平均單價僅預售屋一半!西屯區中古屋單價比預售屋便宜逾36萬元!榜上第一!我被詐騙了》房產詐騙警示:小心「地面師」奪你畢生家產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這幾年因房價高漲,許多建商都推出小坪數產品,甚至不少台北市危老案也是小基地的案子,小宅趨勢也衍生一些問題;房市專家、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說,像是室內使用空間不足、使用機能欠佳、前後陽台狹窄、換屋轉售不易,還有市場性與自償性等問題,必然會嚴重影響餘屋去化與建商財務規劃,並影響購屋者的居家品質,此外,民眾購屋時更要以「得房率」來計算、衡量室內實際使用空間的大小。
現階段一般民眾購買預售屋時,大都了解應先扣除公設,並且進一步確認核計室內實際使用面積,以及各空間大小;因此,簽約時務必附加標示尺寸與註明各空間坪數的平面配置圖,以免完工交屋時發生一些爭執。
小宅潛藏著「買得起卻住不下」的缺點,購屋時更應以「得房率」來計算、衡量室內實際空間。圖/好房網News資料照

小宅也潛藏著「買得起卻住不下」的隱憂,莊孟翰表示,一般而言,即使面積較小,但最低限度部分,主臥室也要容納得下5尺×6.2尺約0.86坪的雙人床,並且所剩空間是否擺得下衣櫥、化妝檯等必備家具,才能維持一定的居家活動空間。
在這一波房價飆漲過程,建商為迎合低總價的市場需求,逐漸朝小坪數規劃,「甚至有小至含公設只有8坪的銷售面積產品」!莊孟翰指出,包括台北市大安區、中山區、大同區、新北市土城區、桃園市大園區、宜蘭等地區都曾出現含公設只有8~10坪的小宅建案,並且還以降低自備款方式來吸引剛性需求,導致一些小坪數住家室內實際使用空間潛藏著「買得起卻住不下」的嚴重缺點。
值得注意的是,在「超低公設比」廣告導引下,購屋時更應以「得房率」來計算、衡量室內實際空間;此外,小宅交屋的後續房貸申辦,也都是當前所有購屋者最為關心的焦點。莊孟翰說,近年在房價高漲情況下,常見以低總價掩蓋高單價的行銷手法,並且連郊區、蛋白區也出現超小宅產品,所以民眾購屋之前務必先清楚了解室內實際使用空間有多大。
而近年會發現「超低公設比29.99%」的建案廣告,真有可能嗎?莊孟翰表示,大多數小坪數建案公設比仍高達35~40%,由於參觀預售樣品屋時與成屋落差甚大,導致購屋者對於室內實際使用空間遭壓縮的疑慮加深;因此,建議購屋時就應以得房率計算實際居住空間,也就是〔得房率=(銷售面積-公設面積)/銷售面積〕來衡量室內實際使用空間的大小,以充分了解居家空間是否真如廣告所宣稱的「物超所值」。
延伸閱讀→
房仲就愛抬價多賺錢?專家拆解佣金真相:比買方更怕賣太貴
10年買4房只愛老公寓 內行人曝購屋心法
台中預售VS中古價差揭密!這二區中古屋平均單價僅預售屋一半! 西屯區中古屋單價比預售屋便宜逾36萬元!榜上第一!
我被詐騙了》房產詐騙警示:小心「地面師」奪你畢生家產

「得房率」是購屋時的重要指標,它指的是實際室內使用面積與銷售面積的比率。一般而言,台灣住宅的得房率通常落在60%-70%之間,意即若購買100坪的房子,實際可使用的面積約為60-70坪。得房率越高,代表公設比例越低,購屋者能實際使用的空間比例越大。
關於公設比的計算,它是指共用設施面積占總銷售面積的比例。一般住宅大樓的公設包括電梯間、樓梯間、公共走廊、大廳、管理室、機電設備間等公共空間。有些建案會將游泳池、健身房等休閒設施也納入公設,這樣雖然提升了生活品質,但也會提高公設比。
小坪數住宅在市場上的崛起反映了台灣房地產市場的變化。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數據,近年來台灣主要都會區的房價收入比持續攀升,尤其台北市的房價收入比已超過15倍,遠高於國際公認的合理水平(3-6倍),這使得許多年輕人只能選擇小坪數住宅作為踏入房市的第一步。
針對文中提到的「超低公設比29.99%」的廣告宣傳,實務上建商可能透過設計手法或計算方式來達到低公設比的廣告效果。例如,有些建案會將部分原本應歸為公設的空間轉為專有部分,或是採用特殊的樓層設計減少公共走廊面積。購屋者應仔細審視公設內容及計算方式,避免被誤導。
在小宅規劃方面,現代居家設計已發展出多種空間最佳化的方案,如折疊家具、多功能家具、壁床系統等,這些設計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提供更多功能。但即使有這些設計輔助,小坪數住宅仍然面臨基本生活需求的挑戰,如文中所述的床鋪與必要家具的擺放問題。
關於房貸申辦,銀行對於小坪數住宅的貸款條件可能較為嚴格。一般而言,銀行對於20坪以下的小宅貸款成數可能較低,利率也可能較高,主要考量是小坪數住宅的流動性和未來增值空間的不確定性。購屋者在選擇小坪數住宅時,應事先了解房貸申辦的相關限制。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