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2025年5月21日--5月20日,第七屆無限極「520社會責任日」活動在廣州無限極廣場溫暖啟幕,以「信任就在新附近」為主題,呼籲讓信任在社區中重新生長,共同營造一個更加信任、和諧的環境,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本次活動由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南方日報、南方+、南方公益作為特別支持單位,現場匯聚了媒體嘉賓、可持續發展領域專家、公益組織負責人、社區居民以及無限極創業合夥人等近百名嘉賓。另有超145萬人次同步收看了線上直播。信任構建,展現責任擔當無限極全球首席執行官、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主席俞江林致歡迎辭時表示,「再造新附近」是無限極多年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延續。「一直以來,我們秉持思利及人的企業價值觀,積極推動公益健康科普、發佈中醫健康指數報告、發展清潔能源、打造綠色工廠與綠色物流、依托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開展各項愛心捐助和教育扶貧等,都是想要為健康中國的實現、養生文化的傳承,以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企業應有貢獻。」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SISD執行院長、零碳學院院長張亞龍先生,在關於《信任構建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分享中指出:「信任是商業和社會發展的基石。缺失信任的未來,世界將是不可持續的。構建信任體系、提升信任速度、發展信用經濟,是我們面向可持續未來的必由之路。」這一洞見揭示了一個重要事實:在數字化時代重建信任,無論對個人生活、企業發展還是社會進步,都具有深遠意義。責任升級,引領可持續發展在今年初發佈的無限極六五發展計劃中,「信任生產力」成為未來五年無限極發展方向的關鍵詞。在無限極看來,信任是一種生產力,是商業不變的基石。面向六五,無限極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升級為可持續發展報告,這一轉變標誌著企業責任理念的深化。俞江林強調,新報告對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通過五個維度系統推進可持續發展行動,旨在更好地滿足人們對健康與快樂的需求,實現人與自然、企業與社會的和諧共生。活動現場,《2024年無限極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發佈,系統呈現了企業在弘揚中華養生文化、鑄就卓越品質服務、打造養生專業隊伍、擁抱綠色美好未來、建立溫暖持續連接五大領域的探索和實踐。活動現場,《2024年無限極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發佈《第一財經》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可持續戰略總監周旭峰先生在解讀報告時指出:「『社會責任報告』升級為『可持續發展報告』,不僅涵蓋了社會責任的內容,還進一步強調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企業的經營活動與SDGs相結合,視野更高、格局更廣,體現了企業對長遠發展的戰略思考和規劃。」信任重建,感受鄰里溫情「新附近」不只是物理空間的親近,更是心理距離的縮短。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營銷官姚宏睿分享道:「無限極的近7000家門店就像7000顆溫暖的種子,深深扎根在社區中,廣覆蓋、高密度、遍佈三四線城市,同時能夠依托廣大業務夥伴大量開展社群活動,努力填補『正在消失的附近』。」南方日報的街采視頻讓人動容——年輕媽媽期待有人幫忙臨時照看孩子,退休老人盼望增加社區互動……他們不僅表達了對重建鄰里信任的渴望,更提出了許多暖心建議。《南方日報》專刊部主任、南方+副總裁陳韓暉女士提到,無限極的「中華養生客廳」通過舉辦「申時茶修」「八段錦」等活動,將門店轉化為社區互助樞紐,既推廣了養生文化,也通過居民們的共同參與重建社區認同,是很有意義的實踐。此外,無限極創業合夥人及志願者、社工代表、居民代表也分享了自身的鄰里故事。公益捐贈,踐行社會責任活動現場,無限極向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捐贈總價值50萬元的「增健包」。俞江林先生與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代表,廣東省僑聯十二屆委員會常委、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理事林朝暉女士共同完成捐贈儀式。無限極向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捐贈總價值50萬元的「增健包」林朝暉表示,希望大家多關注鄰里間的信任微光,讓守望相助的中國傳統美德能在公益實踐中不斷傳承發揚,進而催生更有溫度的社會連結,最終匯聚成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磅礡力量,實現公益志願的高質量發展。未來,無限極將持續深化社區健康服務:依托全國近7000家「中華養生客廳」,打造「下樓即達」「出門即達」的15分鐘生活圈,提供健康檢測、健康管理、養生咨詢等便民服務,推動全民健康生態建設。今年無限極「520社會責任日」除5月20日無限極廣場的現場活動外,還在線上線下多個渠道發起系列活動,邀請廣大公眾參與構建和分享,讓每一道信任的微光都值得被發現。無限極「520社會責任日」走過七年,這不僅是對中華養生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更是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深刻詮釋。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無限極正以實際行動,攜手社會各界共同促進全民健康,重建社區信任,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廣州 2025年5月21日 -- 5月20日,第七屆無限極「520社會責任日」活動在廣州無限極廣場溫暖啟幕,以「信任就在新附近」為主題,呼籲讓信任在社區中重新生長,共同營造一個更加信任、和諧的環境,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本次活動由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南方日報、南方+、南方公益作為特別支持單位,現場匯聚了媒體嘉賓、可持續發展領域專家、公益組織負責人、社區居民以及無限極創業合夥人等近百名嘉賓。另有超145萬人次同步收看了線上直播。
信任構建,展現責任擔當
無限極全球首席執行官、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主席俞江林致歡迎辭時表示,「再造新附近」是無限極多年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延續。「一直以來,我們秉持思利及人的企業價值觀,積極推動公益健康科普、發佈中醫健康指數報告、發展清潔能源、打造綠色工廠與綠色物流、依托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開展各項愛心捐助和教育扶貧等,都是想要為健康中國的實現、養生文化的傳承,以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企業應有貢獻。」
香港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SISD執行院長、零碳學院院長張亞龍先生,在關於《信任構建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分享中指出:「信任是商業和社會發展的基石。缺失信任的未來,世界將是不可持續的。構建信任體系、提升信任速度、發展信用經濟,是我們面向可持續未來的必由之路。」這一洞見揭示了一個重要事實:在數字化時代重建信任,無論對個人生活、企業發展還是社會進步,都具有深遠意義。
責任升級,引領可持續發展
在今年初發佈的無限極六五發展計劃中,「信任生產力」成為未來五年無限極發展方向的關鍵詞。在無限極看來,信任是一種生產力,是商業不變的基石。面向六五,無限極將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升級為可持續發展報告,這一轉變標誌著企業責任理念的深化。俞江林強調,新報告對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通過五個維度系統推進可持續發展行動,旨在更好地滿足人們對健康與快樂的需求,實現人與自然、企業與社會的和諧共生。
活動現場,《2024年無限極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發佈,系統呈現了企業在弘揚中華養生文化、鑄就卓越品質服務、打造養生專業隊伍、擁抱綠色美好未來、建立溫暖持續連接五大領域的探索和實踐。
活動現場,《2024年無限極可持續發展報告》正式發佈
《第一財經》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可持續戰略總監周旭峰先生在解讀報告時指出:「『社會責任報告』升級為『可持續發展報告』,不僅涵蓋了社會責任的內容,還進一步強調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企業的經營活動與SDGs相結合,視野更高、格局更廣,體現了企業對長遠發展的戰略思考和規劃。」
信任重建,感受鄰里溫情
「新附近」不只是物理空間的親近,更是心理距離的縮短。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營銷官姚宏睿分享道:「無限極的近7000家門店就像7000顆溫暖的種子,深深扎根在社區中,廣覆蓋、高密度、遍佈三四線城市,同時能夠依托廣大業務夥伴大量開展社群活動,努力填補『正在消失的附近』。」
南方日報的街采視頻讓人動容——年輕媽媽期待有人幫忙臨時照看孩子,退休老人盼望增加社區互動……他們不僅表達了對重建鄰里信任的渴望,更提出了許多暖心建議。《南方日報》專刊部主任、南方+副總裁陳韓暉女士提到,無限極的「中華養生客廳」通過舉辦「申時茶修」「八段錦」等活動,將門店轉化為社區互助樞紐,既推廣了養生文化,也通過居民們的共同參與重建社區認同,是很有意義的實踐。此外,無限極創業合夥人及志願者、社工代表、居民代表也分享了自身的鄰里故事。
公益捐贈,踐行社會責任
活動現場,無限極向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捐贈總價值50萬元的「增健包」。俞江林先生與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代表,廣東省僑聯十二屆委員會常委、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理事林朝暉女士共同完成捐贈儀式。
無限極向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捐贈總價值50萬元的「增健包」
林朝暉表示,希望大家多關注鄰里間的信任微光,讓守望相助的中國傳統美德能在公益實踐中不斷傳承發揚,進而催生更有溫度的社會連結,最終匯聚成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磅礡力量,實現公益志願的高質量發展。
未來,無限極將持續深化社區健康服務:依托全國近7000 家「中華養生客廳」,打造「下樓即達」「出門即達」的15 分鐘生活圈,提供健康檢測、健康管理、養生咨詢等便民服務,推動全民健康生態建設。
今年無限極「520社會責任日」除5月20日無限極廣場的現場活動外,還在線上線下多個渠道發起系列活動,邀請廣大公眾參與構建和分享,讓每一道信任的微光都值得被發現。
無限極「520社會責任日」走過七年,這不僅是對中華養生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更是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深刻詮釋。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無限極正以實際行動,攜手社會各界共同促進全民健康,重建社區信任,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無限極「520社會責任日」是該企業長期開展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以下是關於這篇文章的相關延伸知識:
1. 企業社會責任(CSR)與可持續發展報告: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還要履行對環境保護、資源節約、消費者權益、社區發展等方面的責任。而可持續發展報告是企業披露其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績效的重要工具。無限極將社會責任報告升級為可持續發展報告,反映了全球企業報告趨勢的轉變,更加全面地關注長期可持續性。
2.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這是聯合國於2015年通過的17個全球目標,旨在到2030年消除貧困、保護地球並確保所有人共享和平與繁榮。企業將自身發展與SDGs對標,是當代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方式。
3. 中華養生文化:無限極長期推廣中華養生文化,如文中提到的「申時茶修」和「八段錦」。申時茶修是基於中醫養生理論中的時辰養生觀;八段錦則是中國傳統的健身氣功,有助於調節身心健康。
4. 社區信任重建:隨著城市化和數字化的發展,傳統的鄰里關係正在弱化,這種現象被稱為「消失的附近」。通過社區活動重建鄰里信任,是應對現代社會孤獨感和社會原子化的一種方式。
5. 15分鐘生活圈:這是一種城市規劃理念,指居民可以在步行15分鐘範圍內滿足日常生活所需。企業參與建設15分鐘生活圈,是對社區發展的一種貢獻。
6. 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作為無限極創立的公益組織,該基金會長期開展健康、教育等領域的公益項目,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平台。
7. 信任經濟:數字時代的信任問題日益凸顯,文章中專家提到的「信任體系、信任速度、信用經濟」反映了當代商業環境中信任的重要性及其與經濟發展的緊密關係。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