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連結: https://is.gd/JnyxPA
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也是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宮,在西元1420年完工,時為永樂18年,這位締造「永樂盛世」的皇帝,就是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洪武元年,朱元璋在應天府即位時,朱棣年方七歲,和兄弟們一起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以及正統的儒家經典教育。朱棣十歲受封為燕王,明太祖的用意是讓諸子為王,鎮守各地,護衛中央,鞏固皇權。朱棣二十歲,便以燕王的身分就藩北平,當時朱棣擁兵上萬,身邊有名將朱能、張玉等人,面對逃竄漠北的蒙古前來進犯,朱棣屢建奇功,逐漸發展出個人勢力。
綜觀朱元璋幾個成年的兒子,太子朱標德才兼備,文武雙全,友愛兄弟,在諸王中聲望最高;另外就屬燕王和晉王最受朝廷倚重。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暴卒,朱元璋為了避免諸子爭搶,直接冊立故太子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意味著皇位將由他承襲,這讓軍功彪炳的朱棣很不服氣。
朱元璋駕崩之前,二皇子朱樉、三皇子朱棡都已去世,朱棣成為諸王中最年長的一個。經過多年歷練,朱棣的羽翼豐滿,戰力厚實,但是他所面對的,卻是姪兒才一上任,就開始大力削藩,豪不留情的對付眾叔伯。
朱允炆年號建文,二十一歲的年輕皇帝不熟悉軍事,想要有番作為,內心卻是惴惴不安,感覺擁兵自重的各地藩王,都已劍指中央。於是,聽從親信的主張動手削藩。
朱棣晝夜難安,自覺實力不足,得爭取時間暗中準備,他開始裝瘋賣傻,減輕建文帝對他的敵意,然後在府中養鴨子、養鵝,搞得臭氣熏天,滿地糞便,前來探查官員舉步維艱,卻不知這是朱棣的障眼法,他利用禽鳥的咕噪聲,掩蓋鑄造兵器的雜音,朱棣府中上下,全都磨刀霍霍,蓄勢待發。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側」名義起兵,意思是要剷除皇帝身邊的奸臣,此一軍事行動,稱為「靖難」,意思是為國家平定災難。經過三年多苦戰,燕王的軍隊殺進南京,建文帝眼見大勢已去,在皇宮縱火,此後不知去向。
朱棣在南京即位,改元永樂,展開二十二年的統治。風雲變色後就是一番殺戮,建文一朝的大臣不少遭到族滅,其中最為後世詬病的,是當代大儒方孝孺,株連死罪的將近千人。
明成祖效法父親,進行大規模的移民,屯墾荒地,官府還撥發種子和農具。明成祖知人善任,嚴格要求各地官員要體察民情,隨時向朝廷呈報,力求收攏民心。民間一旦發生災情,賑災善後要到位,須達到「水旱朝告夕振,無有雍塞」的效率。
朱元璋廢除丞相,嚴重影響行政效能,明成祖在文官制度上加以調整,逐漸形成内閣制度,以寬猛適中的原則施政。他還利用科舉考試以及編修書籍的方式,宣揚儒家思想,改變明朝初期過度崇尚佛、道的風氣,又修撰《永樂大典》兩萬餘卷。
為了探尋建文帝行蹤,更為了宣耀國威,明成祖派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前後七次遠航,足跡遍及南洋和印度洋,最遠到達非洲東岸,不論船隊規模或是啟航時間,都遠遠超過歐洲的哥倫布、麥哲倫,堪稱是十五世紀最偉大的遠航。
永樂年間疏通杭州經山東到北京的大運河,便利南北漕運;修砌山海關到晉北的長城,加強北邊防務,並興築紫禁城,永樂十九年正式遷都北京,以取制敵之便的優勢;西南邊境部分,大將朱能征討安南,設置交趾布政使司,嚴加管控地方。
漠北的蒙古分裂為韃靼和瓦剌兩部,不時的擾民,明成祖率軍親征,大破韃靼、再破瓦剌。雄才偉略,親征北元之氣魄更為古今帝王所罕見,但是,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於班師回京的途中病逝。
永樂盛世,也為之後的治世奠定基礎。但是宦官的勢力開始膨脹,明成祖設立的「東廠」,可說是後患無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