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初,台灣藝人林依晨在大陸綜藝節目《心動的信號》上說了句「我是成都人,我爺爺是成都人」,遭到包括她大學老師朱立熙在內的台獨民眾圍剿,另一方面也得到許多聲援。
在兩岸對立的氛圍下,要求藝人在族群認同、國家認同上表態,逼人選邊站,這種「忠誠測試」是近年經常發生的事情,也引起很多爭議。而在大陸的民間輿論中,值得討論的,並不在這種事情應不應該──因為贊成者和反對者完全無法說服彼此;而在於,要求人家做到怎樣的程度,以及如何判定做到怎樣才算「過關」,算是合情合理的。
本集要介紹的關鍵詞,就是在這個議題上,目前比較多人接受的一種標準:「論跡不論心」。意思是,我們應該只要求人家表面上表態就好,不要追究人家是幾分真心、幾分假意,否則你一直懷疑下去,搞到像反右、文革那時候一樣,遲早會逼人太甚,真的也給人逼成假的。
話雖如此,但是,我們喜歡或厭惡一個藝人,難道只會、只能單純從他的工作表現上來看嗎?通常並不是這樣的嘛,通常來講,我們的情感,就是會想要人家與我心靈契合、心心相印、想我所想、愛我所愛;看到人家有不合我意的表現,就會失望,甚至感到被背叛。這或許不合理,但情感就是這樣的,而很多人也認為,在國族認同這等「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不必,甚至不應該用什麼自由主義的理性來克制、貶抑、否定這種情感;相反,我們就應該擺明車馬地把「忠誠測試」攤開來,讓所有想在這個市場賺錢的人作出選擇,省得以後再犯噁心。
這樣一種態度,當然也有很多人是不以為然,甚至強烈反對的,認為這就會搞成極端民粹,搞成網路暴力,也會讓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變臭。但是,站在那一邊來講,只要能教人在說話的時候懂得多一點顧忌,民粹又怎樣?暴力又怎樣?難不成,還要讓那各種「恨國黨」和「逆向民族主義者」藉著反民粹、反暴力的名頭,繼續變著花樣來噁心我嗎?
看,談到這邊就沒法談了,就只有繼續互相鄙視,戰到天荒地老。而要各退一步的話,「論跡不論心」就是相對可以接受或忍受的標準。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我可以提供什麼不一樣的,或者開闊一點的視角嗎?
下面就讓我來跟大家分享兩個寓言故事。
第一個,是我小時候在蔡志忠的諸子百家漫畫上看到的:
春秋戰國時代的時候,有一個國君,他悶悶不樂。有一位雜耍藝人聽說了國君最近心情不好,就到宮門前請求說:我來為國君表演一番,解解悶吧!國君聽到了,想:有點意思,就讓他進來表演。然後這位藝人使出渾身解數,把國君逗得很開心,完後賞了他不少錢。
這件事情傳了出去,不久,又一位雜耍藝人來了,說,我的功夫比他還好,我也來給國君表演吧!國君也讓他進來了。這位藝人的功夫果然比前一位更高,節目也更豐富,可是,國君看得很不開心,最後把他轟走了。
之後大臣問國君,這是為什麼呢?國君說:「因為第一個人,他是真想讓我開心;第二個人,他只是想要炫技,想要出名,想要賞錢。」
故事到此結束。套到現在,如果把你代入到國君這個角色,你作為一個有權力的消費者,你對藝人,是不是也會有類似的期望?或者,把你代入到藝人,你能如何讓你的觀眾、客戶、業主相信你是真誠的,或至少不覺得你太刻意?
又或者,你作為學者或時事評論員,你也可以質疑一下這個故事:第二個藝人,是真的只想炫技、只想賺錢嗎?為什麼他不能也是真誠的,只是那個國君心境不同,然後就隨意把人趕走?或者我們還可以更厲害一點,改一下結局,改成把藝人綁起來砍了,這才終於開心,這樣來展現專制王權的恐怖。不過你要這樣改的話得注意一下,我記得那個國家是個小國,小國國君這樣亂來的話很容易就會完蛋,而我們現在面對的是大國。
那如果是大國,有什麼不同的講法嗎?那就要講第二個故事了。
那是《天方夜譚》,就是《一千零一夜》的其中一個故事:偉大的國王娶了一個美麗的王妃,但是疑心她可能不夠忠誠,於是設計了各種考驗,引誘王妃出軌、背叛。王妃通過了一個個考驗,可是國王的疑心仍然沒有解除,於是繼續設計,考驗的內容愈來愈誇張、無理,甚至殘酷,例如要王妃面對各種兩難的局面。
那麼,接下來這個故事會怎麼進行下去呢?
按照一般的公式,應該是悲慘結局吧?這國王變態的疑心病,早晚要把女人逼到崩潰,最後害人害己,甚至連累整個國家。如果編故事的是現代人,應該都要這麼寫,再厲害一點還要讓王妃反殺,給女性讀者爽一把。
可是,《一千零一夜》不是這樣寫的。
我看到的這個故事的結局是:王妃在極度艱難的情況下,終於通過了最殘酷的考驗,證明了自己的忠誠,國王也終於相信了她,此後就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了。
各位朋友,這是什麼鬼故事?你看過這樣的劇本嗎?
當時我年幼的心靈,不說是大受震撼吧,也可以說是大惑不解。我想了好一會,只能說阿拉伯世界的大男人主義太厲害了,還真就這樣編。
不過現在長大了,再回想起這個故事,我就注意到之前忽略的一個關鍵:
《一千零一夜》裡這個故事,不是尋常作者寫給普通讀者看的,而是女主雪拉扎德說給波斯王聽的。那波斯王就是個神經病,為了報復女性,每晚娶一個王妃,隔天就殺掉,直到這個雪拉扎德,靠著給他說故事了說了一千個晚上,被赦免了一千次,才終於感化了神經病,得到大團圓的結局。
所以,剛剛這個鬼故事,如果你要按我們覺得合理的編法來講的話,那麼雪拉扎德應該就會把波斯王給激怒,讓波斯王覺得你他媽在教訓我?然後她就要死掉了。所以這個故事,就必須讓那個王妃忍受最不合理的待遇,殘酷到讓聽故事的這位神經國王也可能要產生一點惻隱之心,然後或許能夠在這個明顯不合寓言故事公式的結局中,有所反思。
那如果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反思,甚至還覺得理所當然呢?那你雪拉扎德就繼續努力吧,一千零一夜還有好幾百夜。
那麼,套到現在,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學習雪拉扎德以小事大的智慧,還有在故事裡委婉諫言的做法呢?
我的建議是:可以參考,但不要生搬硬套。現代人不是古代的國王,社會主義講人格平等,現在大陸網友講「論跡不論心」,其實也就是一種克制,教大家不要把自己當成那種,等著別人拿出「誠意」來讓我挑剔的,高高在上的權力者。當然很多人心裡是有這種欲望、這種衝動的,畢竟這也是人性的一部份,但我們知道這曾經引發過怎樣的悲劇、鬧劇、慘劇,所以要克制。
林依晨這回面對風波的態度,是「兩邊都是親人」,這既合乎事實,也合乎情理,至少像是一個人出於自然情感、自主意志作出的回應,所以容易得到同情和諒解。面對這種問題,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你如果太想發些什麼高論來壓人一頭,還會更引人反感──要辯誰不會辯呢?所以退幾步,回到樸素的情感與仁心,像個普通人,作出普通人能作好的反應,如林依晨這樣,也就可以很得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