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一生三度垂簾-慈禧太后

2023-11-27 14:10  作者 / 曹若梅

圖/維基百科圖/維基百科

收聽連結: https://is.gd/GS2h2C

一整年要耗用十五萬顆蘋果,這些蘋果不拿來吃,而是為了滿室果香;一次洗澡得準備一百條毛巾,珍珠粉內服外用,說到這兒,大家應該已經猜到,就是清末的慈禧太后。老佛爺窮奢極侈,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倉皇西逃期間,也還是過著滿滿儀式感的生活。

慈禧太后一生三度垂簾,左右政局長達四十七年,她追求權力,掌控皇帝,思想保守,生活奢華,這些作風飽受後人抨擊,她的作為不僅影響清朝的命運,也影響了中國近代史的進程。

慈禧出身滿洲鑲藍旗,本姓葉赫那拉,十七歲入宮,初為「蘭貴人」,後改為「懿貴人」。兩年後封為「懿嬪」,又兩年,生下咸豐皇帝的獨子載淳,立刻母以子貴,晉封為妃。看似上天的厚愛,但是,二十六歲的皇帝多病,內憂外患交相迫,咸豐這個苦命天子焦頭爛額,藉酒澆愁愁更愁,體力不濟的時候,就口述意見,由懿貴妃代筆批閱奏章,也允許懿貴妃發表看法,朝中大臣對此多表不滿。

第二次英法聯軍爆發時,咸豐帝率領妃嬪親眷逃往承德避暑山莊,獨留恭親王奕訢在京城與洋人議和,不久聽聞聯軍火燒圓明園,損失難以估計,咸豐皇帝急火攻心,年僅三十,駕崩。六歲的載淳即位,懿貴妃成了太后,徽號「慈禧」,這一年她二十六歲。

咸豐皇帝的正妻是皇后鈕祜祿氏,徽號「慈安」,膝下無子,咸豐皇帝擔心她柔弱被欺,不僅為小皇帝安排了八位顧命大臣,同時將印璽賜給皇后鈕祜祿氏和載淳,規定凡是明發諭旨,必須同時加蓋二璽為憑,目的就是防範慈禧專權。

不過,慈禧身為皇帝生母,印璽自然歸她保管,八位顧命大臣仗恃著皇命在身,瞧不起女流之輩,慈禧不甘受制於人,秘密聯絡在京城的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等人,利用先帝發喪回京的機會發動政變,八大臣被徹底剷除,慈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同治皇帝載淳執政初期,兩宮垂簾聽政,在議政王奕訢的輔佐下,整飭吏治,重用漢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先後鎮壓了太平天國和捻亂,推動西化改革的自強新政,被讚譽為「同治中興」。但是,隨著皇帝漸長,要求撤簾歸政的呼聲四起,慈禧和同治為了冊立后、妃意見不同,母子衝突白熱化,不幸的是,同治皇帝年方十九病逝,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成了慈禧太后的繼子,即皇帝位,年號「光緒」,兩宮太后再次垂簾。

慈禧太后既是載湉的伯母,也是他的姨媽,但是光緒皇帝都喊她「親爸爸」,自己的生父奕譞卻成了皇七叔,由此不難看出慈禧對於光緒的駕馭掌控,一切用人行政,惟慈禧之命是從,皇帝和太后的嫌隙日深。

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海陸軍全敗,簽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光緒皇帝痛心疾首,誓言不當亡國之君,重用康有為、梁啟超等一批漢人大臣,在光緒二十四年,發動「戊戌變法」。慈禧太后並非悍然拒絕,也不是因為袁世凱首鼠兩端,出賣皇帝,而是變法的過程太過急躁,而且危及滿族勳貴、朝中舊臣的既得利益,康、梁等人甚至預謀行刺太后,慈禧在盛怒之下發動政變,幽禁皇帝,三度臨朝稱制,為期一百零三天的改革終止,史稱「百日維新」。

慈禧太后厭棄維新派,重新啟用端王載漪、剛毅等守舊親貴。流亡海外的新黨結合洋人勢力,對慈禧痛加詆毀;民間則是積累已久的仇洋反教,終於在義和團神明附體、刀槍不入、扶清滅洋的旗幟下,釀成八國聯軍的大禍。

慈禧太后未必相信義和團真能神功護體,但是看到民氣可用,不妨放手一試,其結果當然是兵敗如山倒,北京城慘遭戰火屠戮,慈禧太后和皇帝倉皇西逃,等到李鴻章議和完成,簽下辛丑條約時,太后風光回鑾,一路上接受各地官員餽贈。

慈禧為了挽救人心而下詔變法,是為「庚子新政」。其中最重要的,是廢除了實行千年之久的科舉制度,以及預備實行君主立憲政體。

光緒三十四年,三十八歲的皇帝駕崩,慈禧命光緒的弟弟,醇親王的兒子溥儀繼承皇位,年號「宣統」,慈禧次日薨逝,享年七十四歲。她的死,預告了中國數千年的帝制即將壽終正寢。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名家

無事常如有事,有事常如無事

「無事常如有事,有事常如無事。」這句出自《菜根譚》的話,

2025-05-09 10:13

名家

聰明理財的二十二項法則:改變習慣,開創財富自由

《習慣致富人生實踐版》由湯姆.柯利(Tom Corley

2025-05-08 10:54

名家

你平時所說的話,正在塑造你的人生

我們這一生最常聽到的聲音,不是來自他人,而是自己說出口的

2025-05-07 10:23

好好聽Podcast

拍賣官開講囉/故宮鎮館之寶曝光!乾隆「九桃天球瓶」身價驚人堪比豪宅

吉壽同祈──臺北故宮人氣藏品《清乾隆 粉彩蟠桃天球瓶》與天價

2025-05-06 16:13

名家

語言的力量:一句話,能成就,也能毀滅

語言,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傷人於無形,也能激勵人心、改變

2025-05-06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