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你平時所說的話,正在塑造你的人生

2025-05-07 10:23  撰稿 / 璽硯

(圖/AI生成)(圖/AI生成)

我們這一生最常聽到的聲音,不是來自他人,而是自己說出口的話。

《圖解正向語言的力量:與潛意識結為盟友,說出高成效精彩人生》一書中,作者永松茂久指出:語言不只是與他人溝通的工具,更是一種深植潛意識的自我暗示。每當我們專注地對他人說話時,那些話語同時也在不知不覺間流入我們的大腦,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與行動模式。

這樣的觀點,在佛法中亦有所提倡。「八正道」是佛陀教導眾生解脫煩惱、走向清淨之道的核心修行法門,其中的「正語」強調要遠離妄語、惡口、兩舌與綺語,說出真實、柔和、慈悲、有益的語言。佛法認為,語言不只形塑業力,更深深反映並左右我們的心念與行為。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說話,是修行的一部分。用正語對待他人,更要用正語對待自己。

是否有人常說:「我不行」、「我沒辦法」、「我命不好」、「真倒楣」?這些話語看似無心,卻像一道道咒語,向潛意識植入「我無能」、「我注定不會成功」、「我不值得被愛」。語言是能量的載體,是意識的播種。我們說什麼,宇宙就回應什麼。這不是迷信,而是因為我們的語言頻率與內在信念,會不斷塑造現實的樣貌。

當我們說「我配得上幸福」、「我願意改變」、「我正在學習中」、「一定會愈來愈好」⋯那便是一種能量的轉向,是從負面命令中抽身,朝向希望與可能性的實踐。而這,正是佛法中「正思維」、「正念」與「正定」的深層應用。

「正見」是佛法的第一要義,指的是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宇宙觀,認清無常、苦、空、無我,以及因果不昧的真理。有了正見,我們才懂得選擇正思維,進而落實於正語。當語言與心念一致,行為與態度便會跟著調整,這就是「正業」與「正命」的實踐。而這一切的關鍵,在於「正精進」:止惡修善,不斷自覺努力,在生活中落實慈悲與智慧。

許多成功人士並非天生自信,而是長期透過「自我肯定的語言」形塑內在力量。像是「我可以做到」、「我正在進步」、「我感謝這一切」這類話語,雖然平凡,卻擁有改變命運的潛力。反之,那些習慣說「不可能」、「沒救了」、「我這輩子就是這樣」的人,往往困在自己建構的語言牢籠裡,難以掙脫。

我們可以每天早晚各花幾分鐘,默念或輕聲說出正向語言。不需要多華麗的詞句,只要簡單、誠實、正念正語即可。像是:「今天好充實」、「我感謝自己的堅持」、「平安喜樂,阿彌陀佛」、「快要成功了」……即使一開始說起來不自然,但時間久了,這些語言就會轉化為我們的內在語調,引導我們的潛意識做出全然不同的選擇與回應。

語言是日常中最容易忽略卻最強大的修行之道。選擇正語,不只是避免傷人,更是清淨自心。當我們懂得運用語言與潛意識為盟友,讓語言與正能量相遇,我們所說出的每一句話,不再只是聲音,而是讓命運變得更好的力量。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好好聽Podcast

拍賣官開講囉/故宮鎮館之寶曝光!乾隆「九桃天球瓶」身價驚人堪比豪宅

吉壽同祈──臺北故宮人氣藏品《清乾隆 粉彩蟠桃天球瓶》與天價

2025-05-06 16:13

名家

語言的力量:一句話,能成就,也能毀滅

語言,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傷人於無形,也能激勵人心、改變

2025-05-06 10:28

好好聽Podcast

拍賣官開講囉/翠玉白菜出差誰代班?故宮「魁星點斗」盆景藏文運密碼

從翠玉白菜到魁星踢斗──故宮代班寶物「清 珊瑚魁星點斗盆景」

2025-05-05 10:34

名家

【蒲公英希望30】心情對話

母親像月亮一樣 有首歌這樣唱:「母親像月亮一樣,照

2025-05-02 16:41

名家

【蒲公英希望30】主題故事

說不出口的真心 恩碩與父親從小就很疏離,尤其在母親

2025-05-02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