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地道酬善:一念善心,自有回響

常聽人說「天道酬勤」,這句話引伸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強調勤奮能改命,努力可圖強。然而,《易經》還有一句話不容忽略:「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大地不語,卻能承載萬物;君子效法其德,心存善念,終能轉禍為福,逢凶化吉。被引伸為「地道酬善」。
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趙盾在翳桑之地遇見一名飢餓的男子,便將隨身食物分給對方。男子吃了一半便停下,說想留給年邁的母親。趙盾感其孝心,又準備一籃飯菜,讓母子能共度難關。多年之後,趙盾遭晉靈公暗算,一位敵軍武士卻在混戰中將他救出。趙盾驚問其因,對方只回一句:「我就是當年蒙您相助之人」,便轉身離去。後來才知,此人是當時著名俠士靈輒。一念施食,換來一命相救,這不是刻意求報,卻是命運繞了個圈後的回應。
星雲法師說:「善惡因果,有業有報。」如同種子,不會立刻發芽,有些當季收成,有些隔年才長,有些更需數載歲月方能結果。善惡報應亦然,有現報、有順次報、有後報。有時我們眼見行善未得回報,或作惡者仍享榮華,便心生疑惑。其實就像銀行存款未到期,還未能支取;該來的,總不會落空。
所以,不必斤斤計較善行是否被看見,因為天知、地知,種下的善因,終將在時間的某處開出花來。這正是地道酬善的力量,也是人世間最溫柔的秩序。
《善有善報,誰說了算?》
影片55秒
Copyright © 2022 好好聽文創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