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從「烏鴉定律」談自我突破

(圖/AI生成) (圖/AI生成)

「烏鴉定律」源自一則寓言:烏鴉與鴿子住在森林中。某日,烏鴉決定搬離這片土地,臨行前向鴿子告別。鴿子問:「你為什麼要離開?」烏鴉嘆氣說:「大家都討厭我,嫌我的叫聲難聽,不歡迎我留下。」鴿子直言:「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聲音,不管飛到哪裡,結局都一樣。」

這個故事反映了一種常見的心理模式,總是將問題歸咎於外在環境,卻不思改變自身。心理學稱此為「受害者心態」,特徵是:無論處在何種情境,總認為自己是被對待不公的一方,習慣性將錯推給他人。久而久之,這種人會逐漸失去掌控人生的能力,陷入抱怨與無力的負向循環。

然而,具備「強勢價值觀」的人,則傾向反求諸己。他們面對困境不逃避,而是轉向內在尋求力量,以行動取代抱怨,以成長取代埋怨。這正是一個人成熟的分水嶺。

想跳脫受害者思維,必須從以下幾點開始:
(一)覺察情緒,換位思考:學會站在他人立場理解事件,思考「若我犯錯,盼望別人怎麼對待我?」這是破除怨念的起點。
(二)轉念為力,調整心態:當遭遇挫折,勿執著於外境不順。試著讓心放下,釋放情緒,才能讓內在有餘地迎接改變。
(三)自省改過,走出死胡同:人生不怕跌倒,怕的是不願面對錯誤。每一次錯誤都是一次轉機,只要願意反省,便能重啟自我更新的旅程。

星雲大師說:「改心,是自我進步之道;換性,是自我成長之道;回頭,是自我反省之道;轉身,是自我調適之道。」人生不怕錯,怕的是一直錯。唯有願意改變,才能從黑暗中走向光明。

🎦《無法掌控人生?可能是受害者心態在作祟!》(影片6分31秒)


現正直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