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驊控股(2636)創辦人顏益財表示,面對2024年美國總統川普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市場環境瞬息萬變,企業必須具備強大的機動性來應對挑戰。這種機動性建立在長期深耕市場的基礎上,台驊正是憑藉其在東南亞地區的長期布局取得競爭優勢。
在越南,台驊已耕耘20年,設立6家分公司,疫情期間僅越南業務就為公司創造了十幾億的獲利。在印尼雅加達,台驊與當地業者合資經營10年後,本月新設獨資公司以強化業務發展彈性。此外,公司在菲律賓、泰國、新加坡等地的戰略布局,使其能夠有效應對中美貿易戰和對等關稅帶來的市場變化。
顏益財指出,貨運承攬業作為輕資產行業,經營得當都能獲利,關鍵在於旺季能否取得充足艙位,淡季是否能維持貨量。今年第二季台幣大幅升值,導致以美元計費的國際海空運業遭受約10%的匯損。台驊因在國外保留美元定存,不僅避免了匯兌損失,還能用利息收入彌補在台灣發生的匯損。
展望未來,顏益財預計第三季整體運價難以優於第二季,但國內貨櫃三雄業績可能因匯損減少而表現更佳。第四季市場走向則取決於美國對主要貿易國的最終關稅政策。他同時對川普簽署的《GENIUS法案》表示擔憂,認為這項為穩定幣市場建立法規框架的金融監管法案,實質目的是吸收各國資金,鞏固美元在數位金融市場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