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台灣30家醫療院所同步腹部超音波 守護國人肝臟健康
2025-07-21 12:05 作者 / 翰
「世界肝炎日」是一個全球性的日子,訂於每年7月28日,主要在提高民眾對肝炎的認識,並促進國際社會對肝病防治的重視。在台灣,肝病是國病,為喚起國人重視定期追蹤檢查,避免太晚發現肝癌的悲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以下簡稱肝基會)呼籲B、C型肝炎帶原者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也建議年滿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該做腹部超音波檢查。
繼肝基會2021年10月首次舉辦全台12家醫療院所免費腹超活動後,2022年擴大連線與全台灣16家醫療院所合作,2023年全台24家醫療院所,2024年全台30家醫療院所,2025(今)年再次結合世界肝炎日,邀集全台灣北、中、南、東及外島共30家醫療院所,在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的號召下,動員100多位優秀的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與600多位護理人員與志工群,今(20日)上午8:30~11:30同步舉辦大規模免費腹部超音波肝病篩檢,今年有30家醫療院所參與,3小時為5661人做肝、膽、胰、脾、腎臟的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
此次活動全台響應,涵蓋外島的金門、馬祖、離島澎湖,本島基隆、台北、新北、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含綠島)、花蓮、宜蘭,各地醫療院所每半小時以視訊連線方式將腹超篩檢的現場實況即時傳回肝基會,當天下午13:00由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公布腹超檢查統計結果。
20日民眾參與腹超活動十分踴躍,上午7點多就有民眾陸續抵達活動地點。本次活動採取事先線上報名,大家落實個人衛生防護,並遵照主辦單位的動線規劃、依序排隊。8時30分活動正式開始,報名者有條不紊地依序填寫個人資料並進入診間檢查。
好甘心診所第一位排隊民眾是一位44歲的饒女士,她一早從木柵過來。饒女士去年就參加過腹部超音波活動,因為去年看到大排長龍,今年想早點來,沒想到順利搶到頭香。她過去都會參加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檢查,但成健內容沒有腹部超音波,所以她來參加腹超活動,可以彌補這塊的需求。她說,特別重視健康的原因是家人自小就有糖尿病,時常進出醫院,因此知道要及早注意身體健康,預防勝於治療。去年檢查有輕度脂肪肝,膽囊也發現息肉,她回家後很認真查找相關資料,並開始注意自己的三餐飲食。
好心肝診所搶得頭香檢查的是40歲謝先生,他說去年得知此一消息時已截止報名,十分扼腕,所以今年密切注意活動消息,成功報名,今天一大早就從基隆搭台鐵區間車來。謝先生透露,他的媽媽跟哥哥都有B肝,因此特別注意肝臟健康,他覺得免費腹超檢查活動非常有意義,可以讓更多人把握機會,了解自己的肝臟健康。
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指出,2025年這次篩檢總共有5661名受檢者,檢查有異常發現者達4614人(81.5%)。其中131位為疑似肝癌及性質不明肝腫瘤,有11位肝硬化,有498人為肝實質病變,另有1225人為良性肝腫瘤(血管瘤及肝囊腫等),脾臟腫大者有48人。值得注意的是,高達3103位(54.8%)受檢民眾有脂肪肝。膽息肉有612人,其他腹部腫瘤(胰、脾、腎臟等)有98人,肝內鈣化點、膽結石、胰/脾/腎囊腫與腎結石等其他問題有2149人。
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表示,近二十多年來,B型肝炎有藥物可治療,可以降低B肝病毒的活性,避免肝臟一再發炎,從而演變為肝硬化、肝癌。可惜目前的B型肝炎藥物並不能根除肝臟內的B肝病毒,因此不少病友服用B肝藥物停藥後,B型肝炎又發作,甚至演變為猛爆性肝炎而往生者時有所聞。
C型肝炎方面,自2014年口服C肝抗病毒藥物問世後,患者連續2到3個月用藥,即有高達98%以上的機率可清除其體內的C肝病毒,而且幾乎沒有什麼副作用。健保也在2017年開始給付C肝病人免費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迄今已有超過17萬名C肝病友受益。
面對肝癌,就是在腫瘤還比較小、未出現症狀之前就先找到它,這時有機會根治肝癌。即使肝癌患者發現罹病時已是晚期,雖然無法根治,但仍可進行標靶治療來控制病灶的進展。近年醫界還發展出「免疫療法」,且健保自前年(2023)8月1日起有條件給付「免疫療法」加「標靶治療」的組合療法,今年(2025)2月1日更擴大給付「雙免疫療法」,病友的肝癌控制率可提升至20~30%。
肝基會本著照顧國人健康使命,超前部署,希望結合社會各界愛心力量推動「今年超了沒?全民免費腹超運動」,對於檢查有異常者,肝基會及參與此次免費腹超活動的醫療院所也會協助患者轉介追蹤治療,藉由活動盼能早期發現肝癌、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