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24歲以下中鏢機率最高!梅毒疫情失控 7月起免費快篩開跑

2025-07-09 19:41  作者 / 李蘭妮

圖/示意圖圖/示意圖

隨著性觀念日益開放,性傳染病(STD)對社會健康構成日益嚴峻的隱性威脅。根據疾病管制署(疾管署)最新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台新增4912例梅毒通報個案,較去年同期上升6%,而其中13至24歲年輕人更是連續四年呈現上升趨勢。為強化防治,疾管署自7月1日啟動「性傳染病匿名諮詢服務」,並與全台13家醫院合作,針對24歲以下民眾提供免費梅毒快篩,30分鐘內即可得知檢驗結果。

另一方面,2024年全年,梅毒與淋病的確診人數分別達9738人與7605人,而2025年截至3月12日,梅毒與淋病亦分別新增1809例與1169例。這一波數字引發了醫療界的高度警覺,尤其是在年輕族群中,性病潛在傳播風險仍不容小覷。

在近期播出的健康節目《健康紅燈區》中,板橋高美泌尿科診所林祖峰醫師也針對性傳染病防治議題做出專業提醒。他指出,許多人對性病仍存有誤解,像是誤以為「沒症狀就沒問題」,或是「只有性行為才會感染」。但其實梅毒與淋病在潛伏期仍具傳染性,且不少患者根本不會有明顯症狀,這使得病毒悄悄擴散、難以及時攔截。

林醫師在節目中提醒,梅毒初期症狀通常為無痛性潰瘍,容易被忽視,進入第二期後可能會出現全身性皮疹、發燒、頭痛等症狀。若未治療,甚至可能引發心血管與神經系統病變,最終可能致命。至於淋病則由奈瑟氏雙球菌引起,男性多表現為尿道分泌物與排尿疼痛,女性則可能出現陰道炎、下腹痛或不孕等併發症,且同樣容易被輕忽或誤診。

疾管署強調,性傳染病不會自癒,只有透過及早篩檢與正規抗生素治療,才能避免嚴重後果。節目中也分享了案例:一名21歲女性小萱(化名)因下腹痛就醫,才得知自己感染淋病,追查後發現其伴侶早有尿道不適卻未告知,兩人並未全程使用保險套,才導致傳染發生。這再度凸顯「即使無症狀,也應定期篩檢」的重要性。

為提升性病防治率,疾管署新推出的「匿名諮詢與快篩服務」提供多元入口,包括電話、Email與LINE@等方式,確保民眾隱私;若有感染疑慮,更能就近前往13家合作醫院接受匿名篩檢,學生與24歲以下民眾皆享免費服務。初篩陽性者也可免掛號費與部分負擔,加速後續診斷與治療流程。

參與合作的醫院涵蓋北中南,包括: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口長庚、台中榮總、高雄榮總、高醫岡山分院等13家醫學中心,完整名單可參見疾管署官網。

此外,疾管署也建置「性傳染病衛教資源專區」(https://gov.tw/5nq),供全台學校、診所與民間團體自由下載使用,內含圖卡、簡報、手冊等素材,協助推廣正確的性病防治知識。透過與教育部與國民健康署的合作,也同步推動「青少年性健康聯繫平台」,補足性教育盲點,讓預防不再靠猜。

疾管署呼籲,性傳染病的防治三大關鍵為:「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定期匿名篩檢」、「尊重並保護伴侶」。即使與固定伴侶進行性行為,也不代表能完全排除感染風險,唯有主動檢查與誠實溝通,才是健康性生活的根本。

📺想進一步了解性病如何傳染?哪些症狀不可忽視?《健康紅燈區》節目由林祖峰醫師深入解析性病迷思與防治重點,完整內容請看:
https://youtu.be/plBLAH60N8s?si=gHU0Cr0fO2v1KKjy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名醫說醫

才30歲就不舉?3成年輕男性從小黃瓜變蒟蒻!

談到「不舉」,許多人直覺會聯想到年紀大了、身體退化了,彷彿這

2025-07-09 17:53

健康快報

冷氣房也能抗癌控糖?醫師揭「抖一下」喚醒脂肪新招

「冷一點、抖一下」也許能成為控制血糖甚至對抗癌細胞的新突破。

2025-07-08 15:13

健康快報

【健康365】降壓效果好?香蕉 花椰菜 巧克力 茶和蘋果

1.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最新發現 最新研究顯示,日常

2025-07-02 12:42

健康快報

麗寶新藥攜手陽明交大 運用AI技術加速抗癌藥開發 預計年底啟動皮膚T細胞淋巴瘤第三期臨床試驗

為了讓抗癌新藥加速上市,麗寶新藥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於7月1日

2025-07-01 14:37

健康快報

【健康大錢線】吃對、動對,大腦自己洗乾淨!醫曝生活習慣是關鍵「防失智從腸胃開始」

失智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許多中壯年族群早就出現「腦霧」症狀,

2025-07-01 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