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平論】大罷免前夕爆政治悲劇 彭振聲妻輕生案撼動民心「選舉還是清算?」

2025-07-02 16:50  作者 / 平秀琳

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圖/翻攝自網路)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圖/翻攝自網路)

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今日在台北地方法院出庭,原為備受關注的「京華城案」準備程序庭,卻因其妻在當日清晨於高雄住處墜樓輕生,震撼全場與司法界。此突發事件在法庭上引發彭振聲情緒潰堤,他當庭哭喊:「檢察官要逼死我」,控訴整個司法體制「逼死了他太太」。

據了解,此次開庭的重點,為勘驗檢方在偵訊過程中是否有不當誘導、脅迫彭振聲認罪。彭振聲在「京華城案」中是關鍵證人,與朱亞虎、邱琇珮等人同為檢方鎖定對象。過去在朱亞虎偵訊錄音中即出現疑似誘導的字眼,如「是不是前金」、「希望你這次也能順利回家」等,檢察官用語已引發司法界關注其正當性。

彭振聲曾被羈押四個月後以認罪方式獲得500萬元交保,並遭法院限制住居於台北。據指出,其妻日前自高雄北上陪伴,當天清晨留下早餐後搭首班高鐵返家,不久即傳出墜樓身亡的噩耗。彭振聲在庭上得知消息後情緒崩潰,淚喊交保認罪只是為了不讓妻子擔心,如今妻子離世,他誓言未來若不在人世,也會透過律師說出所有真相。

外界質疑,檢調在「圖利罪」的定義與逼供手法上,是否存在違法情事,尤其是在起訴書中未呈現收賄事證,卻以圖利罪辦案,引發「押人取供」、「逼供成案」的質疑。對此,國家人權委員會與司改會是否介入監督,成為社會矚目焦點。

事件爆發後,社會對司法體制產生強烈動搖,有評論直指此為司法逼迫造成的悲劇,若不徹底檢討,恐導致人民對司法信任的全面崩解。同時,此案也被視為反罷免聲浪中的一股轉折力量,彷彿成為檢驗民進黨執政與司法人權狀況的「最後一根稻草」。

各界關注,7月26日的大罷免投票日將不僅是政治選擇,更是人民對民主與司法信心的期末考。是否會形成一場席捲綠營的「政治海嘯」,從今年延燒至2026、2028,尚待觀察。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韋安觀點》大罷免筆記(二)——結果落定之後,留下什麼?

等到大罷免結束的一天。有人慶祝、有人失望、有人裝作毫不在

2025-07-03 16:20

【平論】賴清德團結十講惹議 三講爭議連環爆 藍綠互槓火線不斷

總統賴清德推動「團結十講」系列演說至今已進行三場,卻接連掀起

2025-07-01 12:20

韋安觀點》大罷免筆記——寫在政治熱潮與制度疲乏的交界上

半年多來,看著新聞與社群,看見一場罷免行動,從「上層策動

2025-07-01 01:37

【平論】賴清德「團結十講」三場演說惹爭議 歷史錯誤與戰略失當引內外質疑

民進黨「團結十講」系列活動,在7月25日進入最後一場

2025-06-30 11:22

【平論】賴清德「團結十講」惹怒在野黨!「排除雜質」成為焦點引激烈討論

近日,賴清德總統的「團結十講」系列演講引起了廣泛關注

2025-06-26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