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45萬人視力悄悄被偷走!醫警告:青光眼晚期才發現恐已失明

2025-06-13 12:25  撰稿 / 編輯室

(圖/AI生成)(圖/AI生成)

台灣約有45萬人被診斷罹患青光眼,然而實際患者人數恐遠高於此數。被譽為「視力小偷」的青光眼,因其初期幾乎無症狀,常常等到視野明顯受損時才被察覺,已是疾病晚期。青光眼醫學權威、劉瑞玲教授近日受訪時指出,青光眼是視神經一點一滴遭到破壞的過程,並非急性喪失視力,因此難以自我察覺。

劉瑞玲表示,青光眼初期不會紅、不會痛,也不會影響視力清晰度,但會從周邊視野開始出現缺損。由於雙眼具備互補機制,加上眼球可移動以補足缺口,因此大多數患者無法察覺異狀。等到視野中心受到侵犯,才驚覺視力異常,此時病情往往已進入中晚期。

過去醫界認為青光眼是由高眼壓所致,但現今已證實,即使眼壓正常,也可能罹患所謂「正常眼壓型青光眼」。此外,少數病患的眼壓急速升高,可能引發頭痛、眼脹、噁心等明顯症狀,此類為「急性青光眼」,需立即就醫。但大多數青光眼進展緩慢,眼壓上升不明顯,猶如「溫水煮青蛙」,使人難以察覺。

劉教授提醒,高度近視是青光眼的重要危險因子,尤其500度以上即屬「高度近視」,應定期接受眼科檢查。她指出,有些不到30歲的年輕人在體檢時才發現罹患嚴重青光眼,而這些案例普遍具有深度近視背景。若曾接受近視雷射手術,更要注意眼壓可能被低估,形成虛假安全感。

青光眼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前者又細分為「開放型」與「閉鎖型」。開放型多與眼壓高、年齡增長、高度近視等有關;閉鎖型則與眼球結構狹窄或防水排出通道受阻有關。續發性則可能源於外傷、眼疾或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她強調,濫用藥物、未經醫師指示使用類固醇,或是因其他疾病長期使用該類藥物,皆可能誘發青光眼。

在治療方面,青光眼可透過眼藥水控制眼壓,若無法控制則需考慮手術。目前已有多種微創手術選項,相較傳統手術安全性更高。劉瑞玲提醒,千萬別等到病情惡化、視神經嚴重受損才接受手術,否則即使成功降壓,也難以挽回已喪失的視野功能。

她進一步建議,青光眼患者應維持規律生活,準時點藥、避免熬夜;飲食方面可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深色蔬果與堅果;運動方面,適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較佳,但游泳時應避免使用壓迫眼球的泳鏡。肌力訓練也可進行,但應避免憋氣及臥推等易使眼壓升高的動作。

至於營養補充品方面,劉教授強調天然攝取優於健康食品,過度依賴市售補品可能造成身體額外負擔。她也提醒,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對於眼睛血液循環至關重要,是預防與延緩青光眼惡化的重要一環。

劉瑞玲最後強調,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是防止青光眼導致永久失明的關鍵。特別是高度近視者或有家族史者,應提高警覺,定期接受眼科檢查,不容輕忽。

收聽連結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健康快報

24歲以下中鏢機率最高!梅毒疫情失控 7月起免費快篩開跑

隨著性觀念日益開放,性傳染病(STD)對社會健康構成日益嚴峻

2025-07-09 19:41

名醫說醫

才30歲就不舉?3成年輕男性從小黃瓜變蒟蒻!

談到「不舉」,許多人直覺會聯想到年紀大了、身體退化了,彷彿這

2025-07-09 17:53

健康快報

冷氣房也能抗癌控糖?醫師揭「抖一下」喚醒脂肪新招

「冷一點、抖一下」也許能成為控制血糖甚至對抗癌細胞的新突破。

2025-07-08 15:13

健康快報

【健康365】降壓效果好?香蕉 花椰菜 巧克力 茶和蘋果

1.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最新發現 最新研究顯示,日常

2025-07-02 12:42

健康快報

麗寶新藥攜手陽明交大 運用AI技術加速抗癌藥開發 預計年底啟動皮膚T細胞淋巴瘤第三期臨床試驗

為了讓抗癌新藥加速上市,麗寶新藥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於7月1日

2025-07-01 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