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她以為小毛病拖成敗血症!泌尿道感染惡化恐致命,醫師警告千萬別忽視

2025-05-28 14:31  作者 / 李蘭妮

圖/示意圖圖/示意圖

「你感冒會不會再感冒?泌尿道感染也是一樣。」高美泌尿科診所院長曾仁澍在健康節目《健康紅燈區》中語重心長地表示,泌尿道感染並非單次性疾病,尤其女性若未從根本改善體質或生活習慣,往往容易反覆發作,影響健康甚鉅。

節目中,主持人唐玉書以「我朋友的經驗」開場,引出許多女性共同的痛苦經歷──排尿像針刺般疼痛、頻尿難耐、血尿不止,甚至痛到深夜掛急診。這些不適看似「小病」,其實正是泌尿系統正在發炎的警訊。若患者輕忽初期症狀、誤信網路偏方或延遲就醫,可能從單純的膀胱炎、尿道炎惡化為腎盂腎炎,甚至引發敗血症,危及生命安全。

曾仁澍解釋,人體泌尿道系統上下連通,一旦下泌尿道(尿道、膀胱)出現感染,細菌若未有效清除,便可能上行至腎臟,造成高燒、腰痛、全身無力等症狀。若感染進一步擴散至血液,將進入敗血症階段,不僅需住院治療,還可能危及性命。

「泌尿道感染最怕的,就是你以為它會自己好。」曾院長提醒,尤其女性因尿道短、解剖構造特殊,加上生理期、性生活、憋尿等生活習慣,感染機率本就高於男性。因此,一旦曾有感染史,更需警覺體質是否容易復發,並主動建立日常防護機制。

而在判斷感染的初期,有些民眾習慣觀察尿液顏色與氣味變化,但這樣做並不完全準確。曾仁澍指出,飲食會影響尿液外觀,例如吃火龍果會讓尿液呈現紅色,吃蘆筍則會出現特殊氣味。這些變化未必與感染有關,真正該關注的是是否出現頻尿、尿急、排尿疼痛、灼熱感或腰痛發燒等綜合性症狀。

針對尿液變濁或泡泡多的情況,曾仁澍也提醒,大量泡泡若長時間不散,可能與蛋白尿有關,但不宜由自己推測病情,應交由專業醫師進行檢驗確認。一般輕微變化無須過度緊張,但若合併其他症狀,就必須儘快就醫。

節目強調,「泌尿道感染不是會好一次就沒事的病」,不少患者在第一次感染後未徹底治療,或恢復後沒有改善喝水量、憋尿、清潔等生活習慣,導致反覆發作,甚至每個月都發生一次,身心俱疲。

曾仁澍最後呼籲,不論男女老少,只要身體出現相關警訊,就該正視泌尿健康。「每一次感染都可能是一次警告,不只是身體,心理也會承受壓力。唯有早發現、早治療,才能遠離重症威脅。」

節目也提醒觀眾,在感覺到「有哪裡怪怪的」時,不要自己猜病名或拖延,及時求助醫療資源,才是對自己最負責任的選擇。

《健康紅燈區》:不只解惑,更給你勇敢面對健康的力量。📺 完整節目請看 ▶https://youtu.be/zuY3UgKrHu4?si=ORTuK2_qAtayjNwY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健康快報

吃藥沒用、怕開刀?男生排尿困擾有解!醫揭最新「排尿阻塞」治療地圖

許多中年男性會出現排尿變慢、尿不乾淨、頻尿或夜尿的問題,這些

2025-07-17 18:53

名醫說醫

【健康大錢線】失智症年齡風險大公開:90歲長者三分之一恐中鏢!醫師揭預防6大招

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約有5%至8%罹患輕度認知障礙;70~

2025-07-16 16:37

健康快報

M痘沒走!高峰期再爆病例 打第2劑疫苗才真的有保護力

疾管署今(15)日公布,上週國內新增4例M痘(猴痘)確定病例

2025-07-15 18:19

健康快報

【健康365】早期阿茲海默症血液檢測已經成真!

1. 阿茲海默症血液檢測早期研究 2020年,美國密蘇

2025-07-15 12:10

健康快報

24歲以下中鏢機率最高!梅毒疫情失控 7月起免費快篩開跑

隨著性觀念日益開放,性傳染病(STD)對社會健康構成日益嚴峻

2025-07-09 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