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85年歷史的正彰化肉圓,今年端午節推出創意新品「肉圓粽」,巧妙結合肉圓皮與肉粽餡,為傳統美食注入新活力,讓不少嚐鮮的顧客驚豔不已。
位於彰化市陳稜路的正彰化肉圓,去年重新裝潢後掛上「BAWAN」新招牌,讓人一眼就能辨識這是台語「肉圓」的英文拼音。店家過去端午節期間都有隱藏版菜單,接受老顧客訂購肉粽,今年則更進一步創新,將肉粽餡料包入肉圓中,推出獨特的「肉圓粽」。
第四代業者林稟皓(Johnny)表示,店家替老顧客製作粽子已有20多年歷史,但他和妻子楊雅嵐包粽子的技術不夠純熟。某天靈機一動,他想到「為何不把肉圓變肉粽」的創意,於是將肉圓使用的地瓜粉漿倒入粽葉中,再放入肉粽餡料,最後再舀粉漿覆蓋,完美融合兩種傳統美食。
Johnny指出,「肉圓粽」的製作過程比傳統肉圓或肉粽都更加費時費工。傳統粽子使用糯米包裹,傳統肉圓則有碟子盛放地瓜粉漿方便塑形,但「肉圓粽」需要在粽葉中倒入地瓜粉漿並塑造出粽子形狀,稍有不慎就會變形。同時還要確保餡料位於中央位置,這使得製作速度大幅降低,平均每人每小時僅能製作10顆。因此,「肉圓粽」採預訂制,每顆售價100元。
與炸製後食用的彰化肉圓不同,「肉圓粽」是蒸熟後享用。Johnny希望這項創新能為喜愛肉圓和肉粽的消費者帶來全新的口味體驗與選擇,讓傳統美食在端午佳節展現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