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節即將來臨,高雄市衛生局與消保官近期針對市售端午食品進行聯合稽查,確保民眾飲食安全。本次專案共抽驗158件端午相關食品,結果顯示3件不合格,包括2件蔬果農藥殘留超標及1件花生粉黃麴毒素超標。
此次稽查範圍廣泛,涵蓋餡料56件、肉類及其加工品39件、粽子成品29件、花生粉13件、醬料12件及蔬果9件。檢驗項目包括衛生標準、漂白劑、環氧乙烷、防腐劑、重金屬、農藥殘留、著色劑、規定外煤焦色素、動物用藥及真菌毒素等。
不合格產品中,2件蔬果分別來自左營果貿社區前菜攤及阿蓮第一市場攤販,其中1件因無法提供來源已依法裁罰,另1件則移請台南市衛生局處理。而在三民區愛國超市採樣的花生粉,初驗發現黃麴毒素超標,衛生局已勒令業者立即下架回收並限期改善。
衛生局特別提醒,台灣氣候濕熱,花生、玉米、麥、堅果類等食物若保存不當,容易滋生具肝毒性的黃麴毒素。高劑量食入會引起肝臟發炎、出血及細胞壞死,長期低劑量食用則可能導致肝細胞突變,增加罹患肝癌風險。食品業者應特別注意原料及成品的貯存環境,確保乾燥低溫保存。
高雄市政府消保官表示,若民眾遇到粽子相關消費爭議,可撥打1999市民服務專線或1950消費者服務專線反應。市府將持續監控產品價格合理性,不定期啟動稽查,同時也呼籲業者不要哄抬價格,以免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