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佼與孟耿如於2020年3月5日完成結婚登記,然而經歷「#MeToo」風波與未成年性影像爭議後,兩人的婚姻飽受外界關注。2023年黃子佼首度因性騷指控引發社會震撼,隔年更被揭露持有大量未成年影像,再次引發譁然。儘管如此,孟耿如始終選擇站在他身邊,甚至因此影響個人演藝事業,如今卻傳出兩人已在輿論與經濟壓力下,悄悄完成離婚程序,結束這段為期5年的婚姻。對於相關消息,孟耿如的經紀人未接聽電話,也未對訊息做出回應。
黃子佼涉及「#MeToo」指控及持有未成年性影像的消息震驚社會,輿論壓力隨之高漲,孟耿如也受到波及。她不久前關閉所有社群帳號,公開強調黃子佼「不會復出」,並表示自己不會再發表任何公開言論,選擇沉潛反省。然而,她因為長期在風波中表現出對黃子佼的支持,引起外界不滿,更導致原本參與演出的《我們與惡的距離2》遭遇抵制潮,最終劇組僅保留她參與的關鍵橋段,其餘戲份遭到刪除。
此外,2024年曾有消息指出,黃子佼擬以1億元新台幣作為安家費,盼望孟耿如能在未來3年內不提出離婚申請,但當時雙方皆未正面回應此事。如今傳出兩人已經離婚,據了解,女兒的扶養權將歸由孟耿如單獨擁有,而黃子佼的財產則將用於女兒未來的撫養所需。
黃子佼與孟耿如於2020年3月5日完成結婚登記,然而經歷「#MeToo」風波與未成年性影像爭議後,兩人的婚姻飽受外界關注。2023年黃子佼首度因性騷指控引發社會震撼,隔年更被揭露持有大量未成年影像,再次引發譁然。儘管如此,孟耿如始終選擇站在他身邊,甚至因此影響個人演藝事業,如今卻傳出兩人已在輿論與經濟壓力下,悄悄完成離婚程序,結束這段為期5年的婚姻。對於相關消息,孟耿如的經紀人未接聽電話,也未對訊息做出回應。
黃子佼涉及「#MeToo」指控及持有未成年性影像的消息震驚社會,輿論壓力隨之高漲,孟耿如也受到波及。她不久前關閉所有社群帳號,公開強調黃子佼「不會復出」,並表示自己不會再發表任何公開言論,選擇沉潛反省。然而,她因為長期在風波中表現出對黃子佼的支持,引起外界不滿,更導致原本參與演出的《我們與惡的距離2》遭遇抵制潮,最終劇組僅保留她參與的關鍵橋段,其餘戲份遭到刪除。
此外,2024年曾有消息指出,黃子佼擬以1億元新台幣作為安家費,盼望孟耿如能在未來3年內不提出離婚申請,但當時雙方皆未正面回應此事。如今傳出兩人已經離婚,據了解,女兒的扶養權將歸由孟耿如單獨擁有,而黃子佼的財產則將用於女兒未來的撫養所需。

#MeToo運動是一場全球性的社會運動,目的是揭露和對抗性騷擾和性暴力。這個運動於2017年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當時女演員艾莉莎·米蘭諾(Alyssa Milano)鼓勵性騷擾受害者在推特上使用標籤「#MeToo」來分享自身經歷,展示性騷擾和性暴力問題的嚴重性和普遍性。然而,"Me Too"這個詞組最初是由塔拉娜·伯克(Tarana Burke)在2006年創立,旨在提高對社會中性暴力的認識。
台灣的#MeToo運動在近年來逐漸發展,多位公眾人物和藝人被指控有不當行為,引起社會廣泛討論。這些案件促使台灣社會更加重視性別平等、性騷擾防治和兒少保護議題。
在法律方面,台灣有多項法規涉及性騷擾防治和兒少保護。《性騷擾防治法》規定了性騷擾的定義、防治措施和申訴管道。《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和《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則專門保護未成年人免受性剝削和性侵害。持有兒童或少年性剝削相關影像是違法行為,可能面臨刑事責任。
在台灣,藝人形象與商業價值密切相關,藝人涉及爭議通常會對其事業和相關合作品牌產生負面影響。許多廣告商和節目製作單位會選擇暫停或終止與涉及爭議藝人的合作,以避免品牌形象受損。
關於離婚制度,台灣《民法》規定了多種離婚方式,包括協議離婚和裁判離婚。協議離婚是夫妻雙方合意解除婚姻關係;裁判離婚則需要一方以法定事由向法院提起訴訟。離婚後,子女監護權(2023年已修法改為「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財產分配和贍養費等問題需要解決,通常以子女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