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平論】賴清德遭遇能源十字路口 核三延役公投成民進黨尷尬破口

2025-05-15 14:57  作者 / 平秀琳

(圖/AI生成)(圖/AI生成)

台灣能源政策正面臨關鍵轉折,立法院日前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案,開放現有核電機組使用年限由原本的40年延長至最多60年,立刻引發朝野攻防與社會熱議。民眾黨則進一步推動核三廠延役公投,預計將於8月23日投票,成為核能去留的重要指標。

修法比照美國核能標準,開放核電機組可延長使用至60年,但最終是否申請延役,仍由經濟部與台電決定,並須通過安全審查程序。支持者認為,此舉是為台灣能源彈性預留空間,並因應AI與產業升級所需的龐大電力需求。

不過民進黨強烈反彈,質疑此修法是「黑箱操作」,並批藍白兩黨主席朱立倫、黃國昌過去皆為反核立場,現在態度轉變等同「自打嘴巴」。對此,黃國昌回應表示,他2014年曾反核,但如今能源情勢巨變,台灣已無「不用核電的本錢」。

他指出,台灣高度依賴進口天然氣,能源自主性薄弱,加上要成為AI科技島,勢必需穩定、低碳且具載重能力的基載電力,核能是現實選擇。民眾黨也與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鼓勵演討論過核能議題,黃國昌透露,美方願協助台灣發展核電產業與處理核廢料。

外界觀察,此次修法雖鬆綁法規,但並未強制延役,實際決策仍在民進黨政府手中,卻也動搖其長年反核立場。總統賴清德雖強調支持非核家園,但在表達民主處理分歧後,恐也默許核三延役公投作為與美方交代的「下台階」。

面對8月公投在即,「核電復興」是否成為台灣能源政策的新常態,將攸關賴政府是否調整非核家園政策主軸,也牽動未來電價、產業與地緣政治風險之間的平衡選擇。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韋安觀點》2+1晶片戰爭:台灣在中美科技戰中的關鍵角色與生存之道

中美晶片戰爭已由純技術角力,演變為體系信任之爭,台灣則在

2025-05-13 12:38

【平論】勞工四加一假通過掀爭議 民進黨全面反對惹怒勞團

立法院在上週五三讀通過《國定假日法》相關條文,將新增「四加一

2025-05-12 23:37

韋安觀點》晶片戰爭——《麒麟970:一顆手機晶片如何引爆中美科技戰?

前言:一場由手機晶片引爆的科技博弈 2017年9月

2025-05-11 19:29

【平論】台南罷免案爆偽造文書首波起訴 司法是否過度動用強制手段引發質疑

針對國民黨罷免行動中涉及的「操名冊」與「死人連署」爭議,台南

2025-05-09 11:21

【平論】新台幣連三日急升10%引爆疑慮 央行與總統府說法遭南韓央行打臉

新台幣在本週出現罕見的三天內急升近10%的劇烈波動,引發中小

2025-05-07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