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2022年台灣試管嬰兒突破1.1萬人 專家建議:30歲起把握凍卵黃金期

2025-05-01 11:30  撰稿 / AI

根據國健署統計,2022年台灣共有5萬8476人次接受人工生殖技術,成功誕下1萬1549位試管嬰兒,占當年新生兒總數的8.2%。這一數據反映了台灣晚婚晚育與低生育率的社會現象。

成大醫院婦產部醫師陳達生指出,內政部統計顯示2022年台灣女性平均初婚年齡為30.7歲,首次生育平均年齡則達31.43歲。超過七成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患者年齡在35歲以上,高齡不孕已成為普遍的生育困境。由於女性卵巢功能在35歲後急遽下降,自然懷孕難度增加,過去21年間,台灣人工生殖治療人次增加了8倍。

針對民眾對試管嬰兒健康的疑慮,陳達生引用多項國內外研究指出,排除父母高齡、不孕、多胞胎等因素後,試管嬰兒的整體健康狀況與自然受孕的孩子並無顯著差異。雖然試管嬰兒單胞胎的早產及低出生體重風險略高,但隨著技術進步與單一胚胎植入的應用,這些風險已大幅降低。目前研究顯示,試管嬰兒在癌症、心血管、代謝或神經發展方面,並無明確的重大風險增加證據。

為減緩少子化衝擊,衛福部自2021年7月起擴大試管嬰兒補助範圍,取消排富條款、增加補助次數與合作醫療機構,至今已協助超過2萬對夫妻,迎接逾2萬4千名試管寶寶誕生。

陳達生特別提醒,人工生殖雖能協助懷孕,但年齡仍是生育的關鍵因素。女性生育力從35歲後急速下降,卵子數量與品質同步減少,試管嬰兒成功率也隨之降低。他強調,「30歲至34歲」是凍卵的黃金期,此時卵子質量俱佳,一次療程可取得20至25顆成熟卵,未來約有8至9成機會能達成一次活產。35歲後,卵巢功能下滑,可能需要多次療程才能取得足夠卵子,不僅成功率降低,還可能造成身心沉重壓力。因此,對於想孕但尚無伴侶的女性,提早在適當時期凍卵,能提高未來生育的選擇與希望。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兩名跨性別者於高雄摩天輪內拍攝不當影片 警方展開調查

兩名跨性別者在高雄知名摩天輪內拍攝不雅影片並上傳網路,疑

2025-05-02 11:30

台南消防局攜手警大教授 創新防災思維強化企業自主防護能力

台南市消防局於5月2日在南科管理局舉辦「2025年火災防

2025-05-02 11:25

《寶物島》女星申高恩宣布結束三年婚姻,坦承與前夫價值觀差異無法彌合

南韓演員申高恩,以《皇后的品格》中飾演卞賢真一角迅速走紅

2025-05-02 11:15

建商廣告休閒公設不實 公平會對甲山林等6家建商開罰300萬

公平交易委員會今日宣布,針對新北市淡水區「海上皇宮」建案

2025-05-02 11:10

前六腳鄉代會主席黃明世涉嫌索取回饋金 遭法院裁定羈押禁見

前六腳鄉代表會主席黃明世在任內成立養雞場審核小組,涉嫌介

2025-05-02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