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亞灣2.0計畫」首件市府招商案正式動工!市府攜手台電公司與興富發集團推動的「特貿三北基地公辦都更案」於4月30日隆重舉行動土典禮,邀請中央、民意代表、局處首長、銀行團及各協力廠商代表共襄盛舉。該案總投資金額達470億元、預計於120年底陸續完工,成為結合高科技產業、智慧與淨零建築的全新城市地標。
▲亞灣特貿三北基地_港灣「揚帆啟航」建築意象示意
亞灣2.0計畫推動成果豐碩,產業聚落成形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自亞灣2.0計畫推動以來,高雄已成功吸引台積電等國際級科技大廠進駐,累計至去年底共有331家廠商落腳亞灣,創造近270億元投資金額及逾575億元產值,帶動高雄轉型成為國際創新科技重鎮。
此外,至今已成功招商簽約31案,累計吸引民間投資金額達1,484億元,113年簽約案件包括:左營高鐵科技之心、O13、Y10、岡山行政中心等案。111年與113年,高雄市促參績效連續榮登全國第一,截至今年3月底也已累積14案、投資金額955億元,期勉高雄隊能夠持續展現「全國招商王」的氣勢與實力!
▲亞灣特貿三北基地總圖視角模擬示意_立體連通空橋(左上)、成功二路側(左下)、60米中軸廣場與立體連通空橋(右上)、60米中軸廣場(右下)、
打造智慧科技聚落,形成產業升級新樞紐
本次啟動的特貿三北基地,規劃總投資達470億元,完工後市府分回獨立1棟2.5萬坪商辦空間,台電分回1棟3.5萬坪的商辦空間,除作研發中心、企業總部與新創辦公場域,亦提供社區公益空間,未來更將與高雄軟體園區形成完整科技產業廊帶。基地內也將設置智慧建築設計館、智慧零售體驗館及5GAIoT推廣基金會,推動科技應用普及與產業創新發展,打造新創與青年創業共榮的平台。
▲亞灣特貿三北基地_動工典禮
開放空間規劃,實踐淨零與友善城市願景
吳文彥局長指出,為提升基地公共空間與都市景觀品質,特貿三北基地規劃60米寬超過5,000坪開放廣場,實設建蔽率僅38.51%,全區綠覆率達75%以上,並規劃取得銀級綠建築與黃金級智慧建築標章、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地下停車場配備300座電動車充電樁等措施,實踐淨零友善城市。另基地南北側各退縮14至15米供基地內部儲車空間,內化衍生車流,並設置立體通廊往西跨越成功路串聯新光公園、往南跨越林森四路接南基地,周邊亦增設500米自行車與人行專用道,提供友善綠色交通環境,落實人本交通,減少碳排放並強化市民生活品質。
依法審議、公私協力,開創多贏典範
吳局長強調,特貿三北基地經都市設計、環境影響評估、交通影響評估及都市更新等多項審議,就城市景觀、開發外部性、交通衝擊與整體公益性等通盤考量。透過市府、公營單位與民間企業三方合作,成功兼顧產業發展、公共利益與地主權益,實踐多元平衡的開發理念。本案展現高雄市「政府帶頭、民間參與、公私共創」的合作精神,未來可望成為城市更新與產業聚落開發的典範。
(圖文提供:高雄市政府新聞局)
高雄「亞灣2.0計畫」首件市府招商案正式動工!市府攜手台電公司與興富發集團推動的「特貿三北基地公辦都更案」於4月30日隆重舉行動土典禮,邀請中央、民意代表、局處首長、銀行團及各協力廠商代表共襄盛舉。該案總投資金額達470億元、預計於120年底陸續完工,成為結合高科技產業、智慧與淨零建築的全新城市地標。

▲亞灣特貿三北基地_港灣「揚帆啟航」建築意象示意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亞灣2.0計畫」是高雄市近年來重要的城市發展策略,旨在將亞洲新灣區轉型為科技創新重鎮。以下是相關的延伸知識:
1. 亞洲新灣區背景:亞洲新灣區(簡稱亞灣區)位於高雄港灣周邊,原為高雄舊港區及工業區,近年來透過都市更新轉型為科技與商業區域。亞灣區最初規劃面積約590公頃,範圍涵蓋高雄港第一至第三港口周邊土地。
2. 亞灣2.0計畫發展脈絡:此計畫是高雄市延續原亞洲新灣區計畫的升級版,主要聚焦於半導體、AI及5G等先進科技產業發展,希望帶動高雄產業轉型。計畫於2020年後開始推動,目標將高雄打造成為南台灣科技創新樞紐。
3. 特貿三基地位置與規劃:特貿三區分為北、南兩個基地,位於高雄市前鎮區,北臨成功二路,西靠成功路,南為林森四路,東側為新光路。總面積約5.7公頃,是亞灣區核心開發區域之一。
4. 公辦都更模式:本案採用公辦都市更新的方式進行開發,是高雄市政府推動的重要都市更新機制。公辦都更不同於一般民辦都更,由政府主導規劃、招商並監督執行,可更有效整合公私資源,提升開發效益。
5. 台電在南台灣的角色:台灣電力公司作為本案重要合作方,近年來積極參與高雄的都市開發案。台電在南台灣不僅提供電力服務,也透過土地開發活化其資產,並支持地方政府的產業轉型計畫。
6. 智慧與淨零建築趨勢:本案強調取得銀級綠建築與黃金級智慧建築標章,反映了當前全球建築發展重視環保節能的趨勢。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分為鑽石、黃金、銀級及銅級四個等級,主要評估九大指標包含生物多樣性、綠化量等;智慧建築則評估八大指標如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等。
7. 高雄產業轉型:高雄過去以重工業、港口運輸為主,近年積極轉型發展高科技產業。台積電在高雄設立先進製程晶圓廠是此轉型的重要里程碑,帶動相關產業鏈在南台灣布局。
8. 促參法與城市開發:文中提到高雄市促參績效連續榮登全國第一,是指依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簡稱促參法)推動的案件。促參法是台灣政府鼓勵民間投資參與公共建
亞灣2.0計畫推動成果豐碩,產業聚落成形
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自亞灣2.0計畫推動以來,高雄已成功吸引台積電等國際級科技大廠進駐,累計至去年底共有331家廠商落腳亞灣,創造近270億元投資金額及逾575億元產值,帶動高雄轉型成為國際創新科技重鎮。
此外,至今已成功招商簽約31案,累計吸引民間投資金額達1,484億元,113年簽約案件包括:左營高鐵科技之心、O13、Y10、岡山行政中心等案。111年與113年,高雄市促參績效連續榮登全國第一,截至今年3月底也已累積14案、投資金額955億元,期勉高雄隊能夠持續展現「全國招商王」的氣勢與實力!

▲亞灣特貿三北基地總圖視角模擬示意_立體連通空橋(左上)、成功二路側(左下)、60米中軸廣場與立體連通空橋(右上)、60米中軸廣場(右下)、
打造智慧科技聚落,形成產業升級新樞紐
本次啟動的特貿三北基地,規劃總投資達470億元,完工後市府分回獨立1棟2.5萬坪商辦空間,台電分回1棟3.5萬坪的商辦空間,除作研發中心、企業總部與新創辦公場域,亦提供社區公益空間,未來更將與高雄軟體園區形成完整科技產業廊帶。基地內也將設置智慧建築設計館、智慧零售體驗館及5G AIoT推廣基金會,推動科技應用普及與產業創新發展,打造新創與青年創業共榮的平台。

▲亞灣特貿三北基地_動工典禮
開放空間規劃,實踐淨零與友善城市願景
吳文彥局長指出,為提升基地公共空間與都市景觀品質,特貿三北基地規劃60米寬超過5,000坪開放廣場,實設建蔽率僅38.51%,全區綠覆率達75%以上,並規劃取得銀級綠建築與黃金級智慧建築標章、屋頂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地下停車場配備300座電動車充電樁等措施,實踐淨零友善城市。另基地南北側各退縮14至15米供基地內部儲車空間,內化衍生車流,並設置立體通廊往西跨越成功路串聯新光公園、往南跨越林森四路接南基地,周邊亦增設500米自行車與人行專用道,提供友善綠色交通環境,落實人本交通,減少碳排放並強化市民生活品質。
依法審議、公私協力,開創多贏典範
吳局長強調,特貿三北基地經都市設計、環境影響評估、交通影響評估及都市更新等多項審議,就城市景觀、開發外部性、交通衝擊與整體公益性等通盤考量。透過市府、公營單位與民間企業三方合作,成功兼顧產業發展、公共利益與地主權益,實踐多元平衡的開發理念。本案展現高雄市「政府帶頭、民間參與、公私共創」的合作精神,未來可望成為城市更新與產業聚落開發的典範。
(圖文提供:高雄市政府新聞局)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