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振興醫生會客室】早期發現存活率飆升!肺癌篩檢黃金頻率一次看懂

2025-03-18 16:47  作者 / 編輯室

(圖/AI生成)(圖/AI生成)

肺癌長年位居國內癌症死亡率前列,且發生率未見下降,反而因預防保健意識提高,診斷數量不斷增加。振興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威廷近日在《振興醫生會客室》節目中提醒,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ow-dose CT)檢查,可望及早發現早期肺癌,提高可手術治療的機會,進一步提升存活率。

肺癌難以察覺 定期篩檢成關鍵

陳威廷醫師指出,肺臟本身無痛覺神經,早期肺癌幾乎沒有症狀,患者往往因咳嗽、呼吸急促等問題就醫時,已屬晚期。因此,透過影像檢查,特別是比X光更敏感的電腦斷層掃描,能有效偵測早期病灶,讓患者能夠及時接受治療。

針對檢查頻率,建議如下: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一般健康者:40歲以上民眾可每年接受胸部X光檢查,若無異常,可每2至3年進行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Low-dose CT)。

高風險族群(如有家族病史或吸菸者):應與醫師討論,增加篩檢頻率,並積極追蹤肺部結節的變化。

若發現肺部結節:依大小和影像特徵決定追蹤頻率,若結節超過0.6至0.8公分,應每3至6個月追蹤一次。

三大類肺癌解析 免疫療法效果有限

目前肺癌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1. 小細胞肺癌:多與吸菸有關,對放射線與化學治療敏感,但復發率高,預後較差。

2. 鱗狀上皮癌:同樣與吸菸相關,治療進展有限,部分患者可考慮免疫治療,但效果有限。

3. 肺腺癌:佔比高達70-80%,男女皆可能罹患,治療方式多樣,包括標靶治療與化療等。

標靶治療成為肺腺癌治療新選擇,EGFR與ALK基因突變患者可透過標靶藥物治療,健保已提供部分基因檢測與藥物給付,患者可依經濟狀況選擇進一步檢測。

戒菸、環境影響肺癌風險

陳威廷醫師特別強調,吸菸與肺癌的高度關聯,並呼籲肺癌患者戒菸,因為吸菸不僅增加罹癌風險,也可能降低治療效果。此外,空氣污染與PM2.5等環境因素,亦可能增加不吸菸者罹患肺癌的風險,建議民眾多加留意空氣品質變化,適時配戴口罩保護自身健康。

早期發現、標準治療提升存活率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肺癌治療已大幅改善,早期發現的肺癌透過微創手術切除,患者復原速度快、存活率顯著提高。因此,醫師建議高風險族群應定期篩檢,若確診後,應與信任的醫師討論治療計畫,避免頻繁更換醫院,確保治療延續性,以獲得最佳醫療效果。

陳威廷醫師最後提醒,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與標準化治療,是對抗肺癌的關鍵,呼籲民眾提高健康意識,透過科學方式守護自身與家人健康。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健康快報

【健康大錢線】台灣洗腎人口世界第一 江守山揭「洗腎王國」真相:吃藥太多、水喝太少才是關鍵!

台灣長年被冠上「洗腎王國」惡名,至今仍有超過9萬人仰賴洗腎維

2025-04-21 10:59

健康快報

首屆「護心獎」頒發 鼓勵護理師創新實踐 提升心肌梗塞照護品質

為表彰臨床端在心肌梗塞照護領域的卓越貢獻,台灣心肌梗塞學

2025-04-15 12:37

健康快報

2025國際心肌梗塞學術研討會-戒菸論壇 跨域交流 推廣戒菸服務效益

戒菸是預防慢性病及癌症的有效策略。台灣自2002年起

2025-04-13 22:47

名醫說醫

帕金森病患者必看!避免跌倒、便秘與憂鬱的日常管理術

帕金森病不僅僅是藥物治療的挑戰,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細節管理同樣

2025-04-13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