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洪蘭老師這樣說】情緒管理與美好循環 善意的舉動能讓世界更美好

2025-03-14 15:59  撰稿 / 編輯室

近日,洪蘭老師在節目中分享自己因生病在家休養十天的經歷,意外發現長時間無法出門讓情緒陷入低落。她坦言,過去一直是個樂觀的人,但這段期間卻對凡事提不起勁,甚至產生放棄的念頭。這讓她開始思考,情緒對一個人的影響竟然如此深遠。

洪蘭進一步分析,人類的基本情緒中,三種是負面的,分別是憤怒、恐懼和悲傷,而唯一的正向情緒則是喜悅。她形容,這與「潘朵拉的盒子」概念類似,儘管釋放出許多不好的情緒,但只要懷抱希望,就能夠撐過困境。因此,保持正向思考與培養好心情,對個人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她建議,人們應該多接觸正向的事物,例如收集正面的新聞或感人故事,當情緒低落時翻閱,提醒自己世界上依然存在許多溫暖與善意。她舉例,過去曾為生病的母親剪報,專門挑選正向新聞唸給她聽,發現這樣的方式確實能提升心情,因此即便母親離世,她仍保留這個習慣,並在自己情緒低落時閱讀這些新聞,幫助自己重拾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善舉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美好。她分享了一則故事,一名乘客在醫院遺失帽子,本以為無法找回,但隨車的志工主動向櫃檯反映,最終順利找回帽子,讓乘客的母親感動不已。洪蘭表示,這樣的經驗讓人感受到「失而復得」的快樂,也提醒人們,只要多伸出援手,社會就能變得更加溫暖。

她也提到自己在銀行遇到的趣事,因為一年未曾刷存摺,導致機器不停要求翻頁,讓後方排隊的顧客等候許久。她特意向後方的人道歉,其中一位女士寬容地表示「沒關係」,但另一位卻抱怨「怎麼會有人一年才刷一次?」她笑稱,這正是兩種不同心態的展現,說話方式的不同,也會影響他人情緒,因此保持善意和體諒,能讓彼此的心情都變得更好。

此外,她還分享了一名老太太過馬路時的故事。由於紅綠燈時間較短,老太太幾次試圖走過馬路卻不敢邁步,最後,一位年輕母親主動上前攙扶她過馬路。更讓老太太感動的是,這對母子在她辦完銀行事務後,仍在門口等待,準備再次陪她走回去。這樣的小舉動讓老太太深受感動,甚至後來看到帶著孩子的母親時,總會微笑以示感謝,形成了一種溫暖的良性循環。

洪蘭最後鼓勵大家,在新的一年裡,每天都嘗試做一點善事,讓這份善意傳遞給更多人。她相信,只要每個人願意對他人好一點,這份溫暖將不斷延續,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名家

韋安觀點》蔣介石的「軸線」連載七之二|『「大撤退」與台灣命運的轉折』

一、「大撤退」意外「突變」台灣 1949年

2025-07-15 18:27

名家

朱玉昌觀點》AI為了活下去 選擇讓你死

故事從一封信開始。信不是人寫的,是AI。一個叫Gemin

2025-07-15 18:12

名家

擺脫賭徒心態:在逆境中找回自我

人生如棋局,佈滿了難以預測的挑戰:投資風險、職場競爭、感

2025-07-14 13:14

名家

《西遊記》不是神話故事,是修心指南

有人說,當真正讀懂《西遊記》,也就懂得了人生的苦難與修行

2025-07-11 11:42

名家

風水與心地

風水,古稱「堪輿術」,講求的是氣的流動與聚散。《葬書》有

2025-07-10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