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有一件一代名硯--《宋蘇軾端石從星硯》。
在台北故宮欣賞書畫時,我們常忽略其幕後成功的英雄,就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硯,又名「硯台」為文房四寶之一。硯,是磨墨用的,要求細膩滋潤,容易發墨,並且墨汁細勻無渣。硯的材質有石硯、陶硯,磚硯、玉硯等種類之分。
硯的使用時間,考古學家認為可追溯到殷商初期(距今約3600年),初期用筆直接沾(蘸)石墨書寫,剛開始時以筆直接蘸石墨寫字,後來因為不方便,無法寫大字,之後發現可用類似推石磨原理,將墨磨成汁液使用,就有硯台雛形,當時用玉、石、銅等材質。
殷商時青銅器已十分發達,且陶石隨手可得,硯乃隨著墨的使用而遂漸成形,古時以石硯最為普遍,直到現在經歷多代考驗仍以石質硯為極好的製硯材質。
漢唐之間的硯台以石、銅、玉、陶等為材,並不特別講究石質。
唐代逐漸注意石材的特點,青州紅絲石及徽州歙石的評價最高,廣東端溪斧柯山的端石在中、晚唐也受到注意,只是評價居於次位。
北宋時文人如米芾、蘇軾和歐陽修等,對端石也都有普偏的認知,以斧柯下巖所產最佳,色紫,發墨快,石質瑩潤,且有石眼稱為「鴝鵒眼」,以色青綠而有暈、正圓有瞳尤貴。
最負盛名的是廣東肇慶產的端硯、安徽產的歙硯、甘肅產的洮河硯、山西產的澄泥硯,被稱為「四大名硯」。
台北故宮收藏硯台中,以端硯的數量最多,本件展品石色棕黑,視池正下方有一眼柱,象徵明月,環繞淺浮雕的流雲,硯背斜面高下錯落六十餘眼柱,仿佛眾星在下。
本硯作長方形,硯池呈一字池,墨堂尾端無欄,兩側壁高,硯背底部從後端向前端掏空,兩側留邊形成弧形或斜坡的空間,利於置手以端起硯台,稱抄手硯,抄手硯是宋代硯式的主流。
漢代之前因墨多作丸或餅狀,尺寸小不易以手執拿,硯之外需配合研子,現多板狀,或圓或方。東漢時圓硯有三足,或附動物蓋鈕,南北朝及隋唐盛行多足圓硯,同時盛唐的墓葬也出土箕形硯,硯首呈圓弧形,兩側外張,硯尾有足,置放時首低足高呈傾斜狀,晚唐五代硯首逐漸呈方形轉折,或稱為風字硯,五代時風字硯逐漸發展成抄手硯,無足,硯背仍傾斜,外形如風字形。
宋代抄手硯的發展逐漸趨向規整,呈長方形,唯硯背深斜,硯尾無闌。
宋代以來,科舉制度的漸趨完備,有志於讀書求仕的人數快速增加,作為書寫工具之一的硯台,也不再是世家貴族的專利,而成為眾多知識份子不可或缺的密友。
宋代墓葬常見以硯台陪葬,正反應硯台與文人生活的朝夕與共。文人文集更常見各式硯銘,本展品右側壁即陰刻行書銘:「月之從星,時則風雨,汪洋翰墨,將此是似,墨雲浮空,漫不見天,風起雲移,星月凜然。軾。子瞻。硯首側壁陰刻隸書清乾隆銘文及篆印,硯存放於特製的嵌玉木盒,蓋面陰刻相同隸書與款識,印:「幾暇怡情」、「得佳趣」。
2010/6/4北京保利五周年春季拍賣會清乾隆“乾隆御用”禦題詩澄泥伏虎硯及紫檀蓋盒成交人民幣1400萬元。
2010/6/4北京保利五周年春季拍賣會,清乾隆“乾隆御用”禦題詩澄泥伏虎硯及紫檀蓋盒,從人民幣500萬元起拍,成交人民幣1400萬元。
此件清乾隆禦制澄泥虎伏硯,《欽定四庫全書》、《欽定西清硯譜》等皇家典籍均有著錄:伏虎形硯內府所藏,有漢磚虎伏硯一方、宋澄泥虎符硯四方,及清宮廷命吳中巧匠仿澄泥虎伏硯。
其材質皆為澄泥,但形體尺寸大略都相仿。虎伏硯形制似極受乾隆皇帝垂青,各硯均有乾隆禦題詩。詩中多論及“虎符”與軍事的關係,可見擁有十全武功的乾隆帝運籌帷幄的英雄氣概。
硯蓋以簡單率性之工巧雕虎首,兩小耳微尖,雙眼高突,略具貓態,工簡而意豐,韻味十足。硯面沿邊起細棱,蓋邊突起寬邊可與硯身扣合,呈子母口。墨堂略凹,以太極圖形雕作墨池。蓋內陰刻乾隆隸書硯銘(硯台的銘文)。
虎伏硯以一橢圓形包袱式紫檀木盒儲放,盒面鐫刻隸書“虎伏研”三字,盒蓋內填金隸書禦銘與硯銘相同,下有鈐寶二,曰“會心不遠”、“德充符”。盒內底鐫刻隸書“乾隆御用”,並“幾暇臨池”方印,均填金,且雕飾十分精美。帶有“乾隆御用”款識的文房器物數量極為罕見。像此類“包袱盒”對工藝的要求最高,設計最巧,自然也是最難製作的。
想了解更多,請點以下連結,【51-宋蘇軾端石從星硯】。
https://www.provoice.tw/podcast/episode?id=18195a6e-6c6c-49e9-b81e-8a77842d1846
台北故宮有一件一代名硯--《宋 蘇軾 端石從星硯》。
在台北故宮欣賞書畫時,我們常忽略其幕後成功的英雄,就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硯,又名「硯台」為文房四寶之一。硯,是磨墨用的,要求細膩滋潤,容易發墨,並且墨汁細勻無渣。硯的材質有石硯、陶硯,磚硯、玉硯等種類之分。
硯的使用時間,考古學家認為可追溯到殷商初期(距今約3600年),初期用筆直接沾(蘸)石墨書寫,剛開始時以筆直接蘸石墨寫字,後來因為不方便,無法寫大字,之後發現可用類似推石磨原理,將墨磨成汁液使用,就有硯台雛形,當時用玉、石、銅等材質。
殷商時青銅器已十分發達,且陶石隨手可得,硯乃隨著墨的使用而遂漸成形,古時以石硯最為普遍,直到現在經歷多代考驗仍以石質硯為極好的製硯材質。
漢唐之間的硯台以石、銅、玉、陶等為材,並不特別講究石質。
唐代逐漸注意石材的特點,青州紅絲石及徽州歙石的評價最高,廣東端溪斧柯山的端石在中、晚唐也受到注意,只是評價居於次位。
北宋時文人如米芾、蘇軾和歐陽修等,對端石也都有普偏的認知,以斧柯下巖所產最佳,色紫, 發墨快,石質瑩潤,且有石眼稱為「鴝鵒眼」,以色青綠而有暈、正圓有瞳尤貴。
最負盛名的是廣東肇慶產的端硯、安徽產的歙硯、甘肅產的洮河硯、山西產的澄泥硯,被稱為「四大名硯」。
台北故宮收藏硯台中,以端硯的數量最多,本件展品石色棕黑,視池正下方有一眼柱,象徵明月,環繞淺浮雕的流雲,硯背斜面高下錯落六十餘眼柱,仿佛眾星在下。
本硯作長方形,硯池呈一字池,墨堂尾端無欄,兩側壁高,硯背底部從後端向前端掏空,兩側留邊形成弧形或斜坡的空間,利於置手以端起硯台,稱抄手 硯,抄手硯是宋代硯式的主流。
漢代之前因墨多作丸或餅狀, 尺寸小不易以手執拿,硯之外需配合研子, 現多板狀,或圓或方。東漢時圓硯有三足,或附動物蓋鈕,南北朝及隋唐盛行多足圓硯,同時盛唐的墓葬也出土箕形硯,硯首呈圓弧形,兩側外張,硯尾有足,置放時首低足高呈傾斜狀,晚唐五代硯首逐漸呈方形轉折,或稱為風字硯,五代時風字硯逐漸發展成抄手硯,無足,硯背仍傾斜,外形如風字形。
宋代抄手硯的發展逐漸趨向規整,呈長方形,唯硯背深斜,硯尾無闌。
宋代以來,科舉制度的漸趨完備,有志於讀書求仕的人數快速增加,作為書寫工具 之一的硯台,也不再是世家貴族的專利,而 成為眾多知識份子不可或缺的密友。
宋代墓葬常見以硯台陪葬,正反應硯台與文人生活的朝夕與共。文人文集更常見各式硯銘, 本展品右側壁即陰刻行書銘:「月之從星, 時則風雨,汪洋翰墨,將此是似,墨雲浮空,漫不見天,風起雲移,星月凜然。軾。 子瞻。
硯首側壁陰刻隸書清 乾隆銘文及篆印,硯存放於特製的嵌玉木盒,蓋面陰刻相同隸書與款識,印:「幾暇怡情」、「得佳趣」。
2010/6/4 北京保利五周年春季拍賣會 清乾隆 “乾隆御用”禦題詩澄泥伏虎硯及紫檀蓋盒 成交人民幣1400萬元。
2010/6/4 北京保利五周年春季拍賣會,清乾隆 “乾隆御用”禦題詩澄泥伏虎硯及紫檀蓋盒,從人民幣500萬元起拍,成交人民幣1400萬元。
此件清乾隆 禦制澄泥虎伏硯,《欽定四庫全書》、《欽定西清硯譜》等皇家典籍均有著錄:伏虎形硯內府所藏,有漢 磚虎伏硯一方、宋 澄泥虎符硯四方,及清宮廷命吳中巧匠仿澄泥虎伏硯。
其材質皆為澄泥,但形體尺寸大略都相仿。虎伏硯形制似極受乾隆皇帝垂青,各硯均有乾隆禦題詩。詩中多論及“虎符”與軍事的關係,可見擁有十全武功的乾隆帝運籌帷幄的英雄氣概。
硯蓋以簡單率性之工巧雕虎首,兩小耳微尖,雙眼高突,略具貓態,工簡而意豐,韻味十足。硯面沿邊起細棱,蓋邊突起寬邊可與硯身扣合,呈子母口。墨堂略凹,以太極圖形雕作墨池。蓋內陰刻乾隆隸書硯銘(硯台的銘文)。
虎伏硯以一橢圓形包袱式紫檀木盒儲放,盒面鐫刻隸書“虎伏研”三字,盒蓋內填金隸書禦銘與硯銘相同,下有鈐寶二,曰“會心不遠”、“德充符”。盒內底鐫刻隸書“乾隆御用”,並“幾暇臨池”方印,均填金,且雕飾十分精美。帶有“乾隆御用”款識的文房器物數量極為罕見。像此類“包袱盒”對工藝的要求最高,設計最巧,自然也是最難製作的。
想了解更多,請點以下連結,【51-宋 蘇軾 端石從星硯】。
https://www.provoice.tw/podcast/episode?id=18195a6e-6c6c-49e9-b81e-8a77842d1846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