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大大評論》台灣應如何應對美中貿易壁壘戰?高關稅並非最佳選項

2024-10-31 21:31  作者 / 主筆室

(圖/摘自天下雜誌)(圖/摘自天下雜誌)

隨著美國大選接近尾聲,川普和賀錦麗在關稅問題上針鋒相對。美國和加拿大對中國電動車課徵百分之百的高關稅,歐盟則計劃在十一月實施百分之四十五的永久關稅。這些措施旨在遏制中國電動車的擴張,但台灣在此背景下應保持謹慎,不應盲目跟隨,以免對消費者及貿易關係帶來負面影響。

目前,台灣雖未直接進口中國製車輛,但中國汽車品牌在東南亞設廠後,其進口台灣的可能性日增。面對這一趨勢,台灣應提升本土汽車產業競爭力,並以開放心態對待進口選擇,避免關稅政策不當而加重消費者負擔,誘發民怨。

高稅壁壘或引發貿易摩擦

如果台灣在現行關稅和貨物稅基礎上進一步針對中國車企加稅,將損害消費者選擇權,並可能對與東協國家的貿易關係產生不利影響。這些國家已成為中國車企的製造與出口基地,台灣若增加壁壘,恐怕會引發不必要的貿易衝突。此外,台灣正積極尋求加入CPTPP,過度保護措施不僅違背自由貿易精神,還可能影響其他成員國對台灣加入的支持。

高稅負抬高車價,引發消費者不滿

台灣汽車市場長期面臨高稅負,已引發消費者不滿。相比於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台灣的汽車售價更高,原因在於進口稅、貨物稅和營業稅的多重稅負壓力,讓車輛價格成為一種「奢侈消費」。這對年輕族群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日常生活造成了限制。若再針對中國車企提升稅率,只會加劇已累積的消費者不滿情緒。

呼籲降低稅率,增進市場活力

立法層面已開始反映出消費者對高稅政策的質疑,部分立委呼籲政府調整汽車相關稅率,以減輕消費者的負擔。在中國電動車議題浮現前,已有提案希望降低汽機車進口稅和貨物稅,以讓汽車價格更具親民性,並維護消費者選擇權,改善年輕族群和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便利性。適當的稅制調整將促進市場活力,也有助於穩定社會情緒。

提升產業競爭力,擺脫關稅依賴

面對中國車企在東南亞設廠並有望輸出台灣的趨勢,台灣應以提升本土產業競爭力為首要目標,而非依賴高稅壁壘來保護市場。政府已要求中國車款在台灣的國產零件比例逐年提升,此舉有助於推動產業技術提升,並激勵本土企業強化技術和生產力。然而,依賴關稅壁壘會壓抑市場競爭,不利於產業的長遠發展。

台灣應謹慎應對美中貿易戰,不宜倉促跟隨美方政策而設置高額關稅,應平衡與東協國家的貿易關係,並重視消費者需求。適時調整稅制、推動產業升級,才是符合台灣長遠利益的策略。以靈活的進口策略保障消費者選擇權,同時提升本土競爭力,才能在全球市場中穩步前行,避免因高關稅而引發的民怨,達到產業與消費者的雙贏。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平論】大罷免恐成戒嚴藉口 重演韓國尹錫悅式倒退劇本

針對當前備受關注的「大罷免運動」,有學者與觀察者提出警訊,認

2025-07-10 18:08

【平論】司法爭議、社會亂象層出不窮 大罷免行動背後民怨正悄然集結

近期台灣社會陷入前所未見的焦慮與不安。從工程師製作諷刺梗圖遭

2025-07-09 16:15

【平論】土城家暴男「無保請回」隔日連殺兩命 社會怒吼:司法在保誰?

新北市土城昨(7日)發生一宗慘痛家暴致命案件。46歲謝姓男子

2025-07-08 13:58

韋安觀點》大罷免筆記(三) ——國民黨會否「團滅」?這不只是幾席之爭

726大罷免逼近,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高調預言,國民黨立

2025-07-08 08:43

韋安觀點》《自由三部曲③:衝破地平線》——當代網路社會中的荒原時刻

《衝破地平線》 【#自由三部曲③】 詞/編曲:韋安 we

2025-07-07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