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平論】土城家暴男「無保請回」隔日連殺兩命 社會怒吼:司法在保誰?

2025-07-08 13:58  作者 / 平秀琳

(圖/翻攝畫面)(圖/翻攝畫面)

新北市土城昨(7日)發生一宗慘痛家暴致命案件。46歲謝姓男子日前因涉嫌長期對妻子施暴,妻子依程序申請了保護令。雙方衝突後,妻子要求警方介入,但檢察官在徵詢後仍以「無保請回」處理。未料隔日謝男預先購買刀械,埋伏在妻子家門外,當街連殺妻子與其姊,被害人當場身亡。謝男隨後逃逸,一度謊稱已前往彰化投案,但最終仍在警方包圍下落網。

據媒體報導,謝男落網後聲稱自己「有精神病」,並在警局調查時情緒失控。目前檢察機關已依殺人罪嫌移送法辦,是否適用《精神衛生法》相關規範,將由司法進一步鑑定;未來是否會面臨死刑,仍得看法庭認定。

此案再度引發社會對保護令與檢警放人機制的質疑。民眾關注:「前一日調查無保請回,隔日就發生兇殺,這樣的判斷是否過於輕率?」有專家指出,若檢察官與法院對高風險個案未能妥善評估與留置,保護與預防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社會近來關注的詐騙案受害家庭已經有人因絕望輕生。兇嫌自稱「有精神病即可不判死」,也引發民眾對精神狀態與刑責之間界線的疑慮,甚至反思是否容易成為某些重犯的逃責工具。隨著大法官裁示死刑需經多數法官一致贊成,且須兼顧國內外相關人權公約的要求,死刑適用門檻已大幅提高,讓不少死刑犯案件難以落實公權力。

與此同時,社會也注意到近期政治案件中的工程師因「肉搜檢察官照片」被強制偵辦。相較於家暴殺人案中的嫌犯無保交保,這些政治敏感案件嫌疑人卻遭受強力扣留物理壓境,引發「比例原則執法」與「司法不公」爭議。

整體而言,台灣社會在連續數起重大刑案中看見司法裁決與程序的差距:殺人重犯保護令卻請回,工程師卻被強力扣押,這段落差使民眾對「司法如何衡量個案風險」、「檢察官是否被政治壓力左右」、「死刑與精神病界線應如何劃分」等問題產生高度疑慮。

如今,含莫過於這起土城殺妻案的悲劇,檢察機關是否能公開交代調查流程、負起應有責任,將成為司法是否能重拾民眾信任的關鍵。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韋安觀點》大罷免筆記(三) ——國民黨會否「團滅」?這不只是幾席之爭

726大罷免逼近,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高調預言,國民黨立

2025-07-08 08:43

韋安觀點》《自由三部曲③:衝破地平線》——當代網路社會中的荒原時刻

《衝破地平線》 【#自由三部曲③】 詞/編曲:韋安 we

2025-07-07 15:59

【平論】賴政府政策焦點遭質疑 社會悲劇頻傳引發輿論反思

近日,台灣社會接連發生令人震驚的悲劇。繼台北市前副市長彭

2025-07-04 13:36

韋安觀點》大罷免筆記(二)——結果落定之後,留下什麼?

等到大罷免結束的一天。有人慶祝、有人失望、有人裝作毫不在

2025-07-03 16:20

【平論】大罷免前夕爆政治悲劇 彭振聲妻輕生案撼動民心「選舉還是清算?」

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今日在台北地方法院出庭,原為備受關注的「

2025-07-02 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