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連結: https://is.gd/Ut7DQz
中國自從隋朝開始實施科舉制度,金榜題名,是讀書人夢寐以求的目標,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晚清實業家張謇,是民營企業家的模範,他更是科舉狀元出身。
咸豐年間,張謇出生在江蘇海門,十歲熟讀四書、五經,十五歲,積極準備應考,大家都看好他會金榜題名,無奈張謇出身大有問題,張家祖上三代沒人考取過功名,因此被列入「冷籍」,依當時的科舉陋規,冷籍需要額外支付報考費,於是私塾老師設法安排鄰村不是冷籍的一戶張姓人家,讓張謇冒名應試,果然中了秀才。不料惹禍上身,那個張家利用冒名一事不斷要挾,勒索錢財,張謇被告上公堂,秀才身分不僅不保,還得下獄問罪。這場訴訟官司延宕數年,幸好師長們惜才,主動為他奔走斡旋,直到張謇二十歲,這件控訴案才被撤銷,一場惡夢終於結束。
有了秀才資格,可以到省城報考舉人,不料都以落榜收場,這時候張謇已經二十七歲了,他暫時在淮軍統領吳長慶身邊當秘書。1882年,朝鮮發生變亂,吳長慶奉命率軍支援朝鮮,防止日本勢力擴張,張謇隨軍奔赴漢城,為吳長慶執筆了幾篇策論文章,獲得翁同龢、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的賞識,爭相禮聘他成為幕僚,張謇一概婉拒,他想要依循正規的科考途徑當官。
從朝鮮返鄉後,張謇參加數次會試,總是名落孫山,直到年過四十,終於考取狀元,被授予六品翰林院編修,總算是一償夙願。偏就在這一年,甲午戰爭爆發,清朝海陸軍全敗,張謇看到朝廷的腐敗,興起實業救國,發展經濟以養民的念頭,他放棄奮鬥了幾十年所得的功名,決定轉而從商。
當時人們紛紛取笑,說狀元郎自毀前程呀!張謇認為讀書人的社會責任,是致力於國強民富,其前提是工業要發達。他在家鄉籌辦紡織工廠,首先面臨的困境是資金不足,張謇以極為先進的想法,用每股一百兩銀子的額度,公開向社會集資,承諾每年每股可以獲利二十二兩,希望能募集到六十萬兩。不料,四處碰壁徒勞無功。數年後總算資金到位,紗廠開工營運,他對於生產線的產銷,股東的職責等細節,都擬定規範,鉅細靡遺的管理,讓紗廠運作欣欣向榮,張謇的才能堪稱是經營之神,更重要的是為了培養人才,創辦多所學校,為教育投注了大量心力。
接著開闢棉田,把剔除的棉仔用來榨油,廢油轉製成肥皂,棉花的莖稈還可以製成紙張,落實物盡其用,搭配輪船運輸和煉鐵廠自製織布機,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不僅是時代先驅,更帶動各地仕紳投入工商業,實業救國的理想即將實現。
八國聯軍之後,他又提出四十二項改革建議,可惜未受朝廷重視,失望之餘,集中心力發展實業和教育。創辦中國第一所師範學校南通師範、第一家民辦博物館南通博物苑、以及中國第一家氣象台軍山氣象台,參與籌建三江師範、南京高師、東南大學、復旦大學等學府,把南通打造成頗具規模的現代化城市,梁啟超來訪時讚不絕口。
中華民國建立後,張謇出任第一任實業總長,袁世凱主政期間,也兼任水利局總裁,不料袁世凱野心勃勃,為了當皇帝,不惜出賣國家權益,張謇憤而辭職,與袁世凱徹底斷絕往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列強無暇東顧,中國的民營企業卻蓬勃發展,張謇開風氣之先,功不可沒。他生活儉樸,全力振興民營企業,繁榮地方,造福民眾。一生創辦了二十多家企業,創辦或贊助三百七十多所學校,打破「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思維,以狀元的學歷「實業報國」,胡適稱讚張謇:「他獨立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而影響及於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