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譽為「法國第一男神」的國際巨星亞蘭德倫(Alain Delon)於2023年8月18日辭世,享年88歲,讓無數影迷與影壇人士深感惋惜。作為香港名導演吳宇森的重要「繆司」(創作靈感來源),亞蘭德倫的藝術風格與作品對吳導的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吳宇森也曾多次以不同方式向這位偶像致敬。
亞蘭德倫雖然在美國發展並不十分成功,但他在1965年與安瑪格烈特(Ann-Margret)合演的犯罪動作片《喋血街頭》(Once a Thief)卻對香港電影史產生了重大影響。影片講述一名更生人出獄後希望改過自新,卻因警察的不斷騷擾和兄弟的挑釁,最終被迫重返犯罪道路的故事。片名「Once a Thief」暗喻「一朝是賊,永遠是賊」,反映了「江湖人回頭太難」的悲劇命運。
1967年,香港導演龍剛改編這部作品,拍攝了由謝賢主演的粵語片《英雄本色》。而到了1986年,吳宇森與徐克重拍此故事,創造了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商業電影之一。吳宇森甚至親自出演片中那位對更生人窮追不捨的警察角色,展現了他對原作的深刻理解與敬意。
吳宇森對亞蘭德倫的致敬並未止步於此。1990年,他拍攝了一部與《越戰獵鹿人》情節相似的電影,卻特意取名為《喋血街頭》,明顯是向亞蘭德倫的經典作品致敬。
同樣在1967年,亞蘭德倫主演了勞勃安利可(Robert Enrico)執導的動作片《冒險者》(Les Aventuriers),講述兩男一女前往非洲外海尋寶的浪漫淒美故事,在香港被譯為《縱橫四海》。1991年,吳宇森找來周潤發、張國榮和鍾楚紅,拍攝了以法國為背景、同樣描述兩男一女合夥盜寶的電影,並沿用了《縱橫四海》的片名,英文片名更是「Once a Thief」,再次展現了他對亞蘭德倫的敬意。
吳宇森1989年的代表作《喋血雙雄》也處處可見向亞蘭德倫致敬的痕跡,這部被外國影評人高度推崇的作品,進一步證明了亞蘭德倫對吳宇森創作風格的深遠影響。亞蘭德倫的藝術遺產通過吳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