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鄭英耀9日在嘉義市舉辦的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後表示,根據歷史趨勢分析,台灣約每30年會出現一波教師退休潮,預計下一波將在民國120年左右到來。為因應這波新陳代謝,教育部正規劃增加彈性聘用管道,引進業界專業人才進入教育體系。
鄭英耀解釋,自民國57年推動9年義務教育、初中改制為國中後,台灣補充了大量中學教師,這批教師約在民國90年左右形成第一波退休潮。按照30年為一個世代計算,下一波教師退休潮將在民國120年前後出現。
針對近年各縣市教師招聘困難的問題,鄭英耀指出,雖然台灣透過多元師資培育培養了大量優質人力,但隨著時代變遷,教學典範也在改變,需要思考實驗性的培育模式。特別是在科技業蓬勃發展下,許多理工科教師及師培生選擇到科學園區就業,導致學校師資短缺。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司長武曉霞補充說明,為解決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領域教師短缺問題,教育部將引導具業界資歷或曾任大專校院相關科系教師的人才,在強化必要教學知能後,直接進入中小學擔任專業及技術教師,無需經過一般教師的實習程序,預計115年起實施。
此外,教育部也將從114學年度起加強增量培育師資生,國小增160名、特教增120名、中等師資類科在自然與科技等領域增300名。同時擴大開設各類科學士後教育學分班,鼓勵社會人士投入教職,114學年度核定招收約1300人,是113年的8倍。
武曉霞強調,近年師資生在取得教師證的第一年,任教率都達6成以上且有提升趨勢,並未如部分媒體報導出現大幅流失情形。教育部將持續透過積極充實各類專長師資,確保教學人力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