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半世紀抗爭軌跡:離散港人口述歷史保存香港社運集體記憶

2025-05-25 15:05  撰稿 / AI

「半世紀的抗爭:香港2019年社運口述史」一書不僅記錄了2019年反修例運動,更透過十多名離散港人的親身敘述,展現了數十年來香港社會運動的歷史脈絡與個人生命交織的全貌。這些口述歷史拼湊出一幅具有溫度與厚度的香港社運集體記憶。

這項「香港社運口述歷史計畫」由五名身處北美及英國的香港年輕學者於一年前發起,他們訪問了在英國及加拿大的十多名離散港人,包括學生、工人、前區議員、律師、家長及藝術家等不同背景人士。這些受訪者不僅參與了2019年反修例運動,也曾在過去數十年投身於香港各種社會運動,如聲援六四事件、2007年紮鐵工人大罷工、2012年反國民教育運動、2014年反新界東北發展撥款運動及雨傘運動等。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研究講師陳啟睿作為編輯之一表示,書中受訪者的經歷清晰顯示,反修例運動並非憑空爆發,而是源自一場場社運累積的經驗和能量。這本書記錄了運動背後的歷史脈絡及受訪者的人生經歷,不僅展示了香港社運的多元面貌,也是對抗被扭曲、被改寫歷史論述的重要嘗試。

書中一位引人注目的受訪者是楊寶熙,她從1970年代就已是學運先鋒,到2019年以銀髮族身分守護年輕人。在反修例運動期間,她發起「銀髮族遊行」聲援年輕人,成為運動中的獨特風景。1952年出生的楊寶熙,1971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期間參與盲人工潮,1975年成為中大學生會首位女會長,當時她是「國粹派」學生,支持中國政府。然而,隨著政治局勢變化,特別是「四人幫」被捕入獄並被清算後,楊寶熙意識到政治騙局,一度遠離政治。

經過沉澱後,楊寶熙重新投入政治時立場已有轉變。2012年香港反國民教育運動中,她加入「社運老兵」的絕食行動;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她經常留守占領區。面對「為何你經常『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的質疑,楊寶熙在書中坦言:「因為人會進步」。

陳啟睿強調,「香港社運口述歷史計畫」的價值在於注重個人聲音、個人詮釋及個人經歷,記錄不同背景人士在2019年前後的經歷如何影響他們的人生軌跡,他們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吳怡霈工作室揭發財務異常 終止與江姓員工合作關係

藝人吳怡霈的「蒙蒙工作室」於25日發布聲明,指出在內部稽

2025-05-25 18:40

台南婦人網戀遭騙,幫「網路老公」取款百萬淪為詐騙車手

一名68歲台南陳姓獨居婦人因網路交友認識「假老公」,在未

2025-05-25 18:30

吳怡霈工作室發現帳務異常 正式切割前合作夥伴

藝人吳怡霈的工作室近期進行內部帳務稽核時,發現帳務紀錄與

2025-05-25 18:25

24歲女騎士拒檢後自撞身亡 家屬質疑警方追車方式

高雄市一名24歲謝姓女騎士於25日連續闖紅燈後,遭巡邏員

2025-05-25 18:20

孫易磊連續兩場無失分表現 獲新庄監督高度讚賞

20歲台灣投手孫易磊在日本火腿隊的表現持續受到矚目。25

2025-05-25 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