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垃圾場再度面臨垃圾堆積如山的問題。台東縣議員董昌華指出,去年垃圾場發生大火後,原本堆積的垃圾幾乎被燒光,但如今垃圾又開始大量堆積,顯示外運機制仍有不足。
董昌華特別提醒,由於垃圾場位置緊鄰海岸,大量堆積的垃圾容易被風吹入海中,造成海洋污染。他呼籲縣府環保局應加強外運能量,並根據季節調整清運頻率,避免垃圾持續堆積。
台東縣環保局表示,蘭嶼每年產生約1000公噸垃圾,目前場內堆積量約200公噸,每月外運量為40公噸。考慮到台東焚化爐需處理全縣各鄉鎮市的垃圾,預計年底前可將蘭嶼現有堆積垃圾清空。
環保局進一步解釋,蘭嶼垃圾外運常受東北季風影響,當航班停航時外運即受阻。為解決這一問題,未來計劃在島上設置室內倉儲,改善垃圾暫存環境。
台東焚化廠雖於今年1月開始營運,可處理包括綠島、蘭嶼在內的全縣垃圾,但離島垃圾轉運常受天氣影響而中斷,導致垃圾只能暫置掩埋場,進而引發自燃和惡臭問題。環境部已提出離島「垃圾倉儲」計畫,希望能徹底解決這一長期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