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經濟、財政委員會今日聯席審查「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總金額高達4100億元。由於朝野對於是否將「國土安全韌性」及「撥補台電1千億」納入草案名稱和項目存在重大分歧,最終各方無法達成共識,經濟委員會召委謝衣鳯裁示全案保留送出委員會,交付黨團協商。
在審查過程中,國民黨團提案與行政院版本的主要差異在於,國民黨主張將「國土安全韌性」改為「民眾消費韌性」,刪除強化國土防衛能量與提升資通作業環境及設備項目,改以發放現金一萬元方式擴大內需。
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具有必要性和急迫性,普發現金並非最佳解決方案,應集中國家資源支持需要的產業與國人。民進黨立委邱議瑩強調國土安全的重要性,質疑在野黨為何認為普發現金比國土安全更重要。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則認為國土韌性應回歸年度預算編列,不應納入特別條例。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表示,國土安全韌性雖然重要但非緊急,應透過追加預算方式處理,而特別條例應聚焦於因應美國高關稅政策對產業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關於台電撥補1000億元議題,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質疑先前已撥補3000億元卻仍調漲電價40%,要求政府提出明確承諾。民進黨立委賴瑞隆則表示,若不希望電價上漲,就應支持對台電的撥補。
由於各黨團立場分歧,最終謝衣鳯宣布將草案交付黨團協商,以尋求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