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13日有媒體指稱央行將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排除一般民眾購屋貸款,改成只限法人的報導,以及5月12日媒體報導央行要求八大公股行庫對十大建商降低放款,央行最新說明澄清,並無將調整信用管制措施,排除一般民眾購屋貸款,改成只限法人的情形。
央行表示,今(2025)年5月8日總裁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專題報告,並接受立委質詢。其中委員關切本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實施後,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已見下降,6月份理監事會是否調整?並表達信用管制措施應對法人繼續嚴格,但不要打到自然人、換屋族。楊金龍總裁回應,本行會滾動檢討。因此,並無央行將調整信用管制措施,排除一般民眾購屋貸款,改成只限法人的情事。
央行最新說明澄清,並未調整信用管制措施、也未排除一般民眾購屋貸款。圖為央行總裁楊金龍/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央行說明,未來本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是否調整,將由本行理事會綜合考量信用管制措施的執行成效、房地產相關政策對房市的可能影響後來進行決定。
去年8月央行採取道德勸說,請銀行自主控管去年第4季至今年第4季不動產貸款總量,央行要求銀行就不動產貸款總量進行管制,並未涉及個別貸款者。因此,並無央行要求八大公股行庫對十大建商降低放款的情事。
延伸閱讀→房仲就愛抬價多賺錢?專家拆解佣金真相:比買方更怕賣太貴10年買4房只愛老公寓 內行人曝購屋心法台中預售VS中古價差揭密!這二區中古屋平均單價僅預售屋一半!西屯區中古屋單價比預售屋便宜逾36萬元!榜上第一!我被詐騙了》房產詐騙警示:小心「地面師」奪你畢生家產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13日有媒體指稱央行將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排除一般民眾購屋貸款,改成只限法人的報導,以及5月12日媒體報導央行要求八大公股行庫對十大建商降低放款,央行最新說明澄清,並無將調整信用管制措施,排除一般民眾購屋貸款,改成只限法人的情形。
央行表示,今(2025)年5月8日總裁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專題報告,並接受立委質詢。其中委員關切本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實施後,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已見下降,6月份理監事會是否調整?並表達信用管制措施應對法人繼續嚴格,但不要打到自然人、換屋族。楊金龍總裁回應,本行會滾動檢討。因此,並無央行將調整信用管制措施,排除一般民眾購屋貸款,改成只限法人的情事。
央行最新說明澄清,並未調整信用管制措施、也未排除一般民眾購屋貸款。圖為央行總裁楊金龍/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央行說明,未來本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是否調整,將由本行理事會綜合考量信用管制措施的執行成效、房地產相關政策對房市的可能影響後來進行決定。
去年8月央行採取道德勸說,請銀行自主控管去年第4季至今年第4季不動產貸款總量,央行要求銀行就不動產貸款總量進行管制,並未涉及個別貸款者。因此,並無央行要求八大公股行庫對十大建商降低放款的情事。
延伸閱讀→
房仲就愛抬價多賺錢?專家拆解佣金真相:比買方更怕賣太貴
10年買4房只愛老公寓 內行人曝購屋心法
台中預售VS中古價差揭密!這二區中古屋平均單價僅預售屋一半! 西屯區中古屋單價比預售屋便宜逾36萬元!榜上第一!
我被詐騙了》房產詐騙警示:小心「地面師」奪你畢生家產

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是台灣央行為了調控房市過熱所採取的重要金融政策工具。自2010年開始,央行已陸續推出七波信用管制措施,主要針對不動產貸款進行限制,包含調整貸款成數、限制總負債比等方式,以抑制投機炒作。
最近一波(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是在2021年12月實施,主要規定包含:針對法人與自然人的第三戶以上住宅貸款成數上限調降為四成,台北市豪宅貸款成數上限調降為四成,以及針對建商購地貸款成數下調等措施。這些限制主要目的是針對多戶持有者與法人炒作行為進行管控。
央行的「道德勸說」是一種非正式但在台灣金融體系中有效的政策工具,透過央行對銀行業的指導建議來達到特定政策目標。2023年8月央行採取的道德勸說要求銀行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總量,這屬於總量管制而非針對特定建商或個人的限制。
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是指銀行放款組合中不動產貸款佔整體貸款的比重。過高的集中度意味著銀行承擔過多的房市風險,若房市下跌可能影響銀行體系穩定,因此央行會關注這項指標的變化。
台灣公股行庫在房貸市場扮演重要角色,八大公股銀行(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兆豐銀行、台灣企銀)在不動產放款市場佔有相當大的份額,其放款政策往往會影響整體市場動向。
央行理事會是央行最高決策單位,每季召開一次會議,負責審議貨幣政策、利率調整以及信用管制等重要金融政策。信用管制措施的調整需經理事會討論後決定。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