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魚類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不僅提供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素,還能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並抑制身體發炎反應。魚肉中的Omega-3主要包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這兩種成分對人體健康有顯著的預防保健效果。
Omega-3的三大主要功效如下:
1. 降低三酸甘油酯:三酸甘油酯是血液中的脂質,正常值應低於150 mg/dL,過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美國心臟學會建議,三酸甘油酯在150-199 mg/dL者,每日應攝取0.5-1克Omega-3;200-499 mg/dL者,每日攝取1-2克;超過500 mg/dL者,建議每日攝取2克。
2. 預防心血管疾病:Omega-3可降低血脂,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彈性,預防粥狀動脈硬化。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每週食用兩次富含魚油的深海魚類,如鮭魚、鮪魚、比目魚、鯷魚、鯡魚,或經濟實惠的秋刀魚、鯖魚等。
3. 抗發炎反應:許多疾病與發炎反應相關,如動脈硬化引起的中風和心肌梗塞,以及癌症患者的「惡病質」。Omega-3能降低發炎反應,減緩病情惡化,這也是許多腫瘤患者營養品中添加魚油的原因。
直接食用魚肉不僅能攝取Omega-3,還能獲取優質蛋白質、鈣和硒等營養素,同時減少紅肉攝入。研究建議每週食用兩次深海魚,每次約60-90克(2-3份),可攝取約250毫克魚油,有助預防猝死和心臟病發作。若目的是降血脂,因需要較高劑量,服用魚油膠囊可能更有效。
烹調魚肉時應注意,Omega-3為不穩定的長鏈不飽和脂肪酸,高溫烹調會破壞其結構,因此不適合高溫炒炸。以鮭魚為例,可製作味噌鮭魚豆腐湯,既營養又美味。此外,不必僅選擇高油脂魚類,低脂魚搭配低油烹調的蔬菜也是健康選擇,就像地中海飲食模式,長期食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另外,應避免食用魚內臟,因為這些部位容易累積有毒物質。隔餐的魚料理經反覆加熱會破壞蛋白質,容易滋生微生物,需特別注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