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每週兩次深海魚攝取,Omega-3為健康帶來的三大益處

2025-05-19 11:25  撰稿 / AI

深海魚類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不僅提供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素,還能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並抑制身體發炎反應。魚肉中的Omega-3主要包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這兩種成分對人體健康有顯著的預防保健效果。

Omega-3的三大主要功效如下:

1. 降低三酸甘油酯:三酸甘油酯是血液中的脂質,正常值應低於150 mg/dL,過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美國心臟學會建議,三酸甘油酯在150-199 mg/dL者,每日應攝取0.5-1克Omega-3;200-499 mg/dL者,每日攝取1-2克;超過500 mg/dL者,建議每日攝取2克。

2. 預防心血管疾病:Omega-3可降低血脂,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彈性,預防粥狀動脈硬化。美國心臟學會建議每週食用兩次富含魚油的深海魚類,如鮭魚、鮪魚、比目魚、鯷魚、鯡魚,或經濟實惠的秋刀魚、鯖魚等。

3. 抗發炎反應:許多疾病與發炎反應相關,如動脈硬化引起的中風和心肌梗塞,以及癌症患者的「惡病質」。Omega-3能降低發炎反應,減緩病情惡化,這也是許多腫瘤患者營養品中添加魚油的原因。

直接食用魚肉不僅能攝取Omega-3,還能獲取優質蛋白質、鈣和硒等營養素,同時減少紅肉攝入。研究建議每週食用兩次深海魚,每次約60-90克(2-3份),可攝取約250毫克魚油,有助預防猝死和心臟病發作。若目的是降血脂,因需要較高劑量,服用魚油膠囊可能更有效。

烹調魚肉時應注意,Omega-3為不穩定的長鏈不飽和脂肪酸,高溫烹調會破壞其結構,因此不適合高溫炒炸。以鮭魚為例,可製作味噌鮭魚豆腐湯,既營養又美味。此外,不必僅選擇高油脂魚類,低脂魚搭配低油烹調的蔬菜也是健康選擇,就像地中海飲食模式,長期食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另外,應避免食用魚內臟,因為這些部位容易累積有毒物質。隔餐的魚料理經反覆加熱會破壞蛋白質,容易滋生微生物,需特別注意食用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高虹安被指在社團活動中散發反罷免文宣 新竹市府:非官方行為

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近期被民眾發現在竹市社團活動中疑似

2025-05-19 15:30

王毅會見丹麥外長:中方尊重格陵蘭主權,盼丹方支持中國領土完整

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外交部長王毅19日在北京與丹麥外交大

2025-05-19 15:20

賴清德執政周年表現 國民黨團批評司法偏頗與能源政策失當

國民黨團於19日召開記者會,針對賴清德總統就職即將滿一周

2025-05-19 15:15

台南獲近20億元補助 4座立體停車場預計115年底開工

台南市將新建4座立體停車場,獲中央政府補助近20億元。民

2025-05-19 15:10

波蘭總統大選進入決選階段 親歐市長將對決民族主義學者

波蘭總統大選首輪投票結果出爐,根據出口民調顯示,13名候

2025-05-19 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