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新北市地政局發布「113年第4季新北市不動產市場分析季報」,受中央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影響,113年第4季新北市建物買賣登記件數為9349件,較上季減少16.34%,年減幅度34.54%,呈現明顯量縮態勢。但在剛性需求與通膨預期支撐下,住宅價格不跌反漲,全市住宅成交均價達47.5萬元/坪,年增幅13.73%,續創歷史新高。
地政局地價科長蕭湘君表示,去年第4季不動產市場量縮但價穩,顯示自住型購屋需求仍具支撐力。進一步分析不同建物類型成交價變化,以公寓價格漲勢最多,年增19.75%;住宅大樓與華廈亦分別成長14.68%、10.62%。屋齡部分,以屋齡5年以下住宅均價最高(59.3萬元/坪),漲幅也最顯著(26.8%),顯示新成屋仍為市場主力。
三峽區近10年交易單價漲幅達77.2%,圖為北大特區一帶。圖/新北市地政局提供
本季行政區交易熱區依序為板橋、新店與中和,皆為人口密集且生活機能成熟區域,除市區以20年以上中古屋移轉較熱絡外,整體開發區以板橋華江地區與新店央北生活圈新成屋交易最為熱絡。面積方面,以20坪以下住宅單價最高(51.2萬元/坪),而總價1000萬至1500萬元者則為成交最大宗(占30.2%),反映出中小坪數、中價位產品最受市場青睞。
蕭湘君指出,雖建物買賣交易量持續走低,但整體價格仍維持成長動能,建造與使用執照統計亦顯示建築供給漸趨保守,其中建造執照總樓地板面積季減23.58%,其中住宅(不含農舍)的樓地板面積雖較去年同期增長,但與前季相比仍有明顯下滑。
此外,觀察新北市近10年房地市場變遷,結果顯示,住宅均價成長近4成,其中三峽、鶯歌、林口區近10年交易單價分別以77.2%、72.79%、50.64%的漲幅領先全市;交易熱區變遷部分,全市交易熱區穩居板橋、新莊與淡水三區(如圖2),而整體呈現由蛋黃核心(如板橋、新莊、三重)向外圍蛋白區(如五股、樹林、三峽、鶯歌)擴展之趨勢。
新北市近10年房地交易單價走勢成長近4成。圖/新北市地政局提供
再以時間節點進行分析(如圖3),105年房地合一稅上路後,短期交易明顯下滑,成交量驟減;107至109年,受全球低利率與寬鬆貨幣政策推動,交易量大增35%,價格也穩定上升;112至113年,打房政策接連上路,導致交易量明顯縮減(33%),但因通膨與剛性需求支撐,價格仍持續上升。
地政局強調,新北市人口基數龐大,自住需求穩定,加上重大交通建設陸續推動(如鳳鳴臨時站啟用、捷運三鶯線、淡江大橋等),可望吸引人口持續移入。欲看更多新北市房市統計,可洽不動產市場季報網址。
新北市近10年房地交易量分布,以板橋、淡水、新莊區為大宗。圖/新北市地政局提供
新北市前15大交易熱絡行政區房價上漲幅度。圖/新北市地政局提供
延伸閱讀→房仲就愛抬價多賺錢?專家拆解佣金真相:比買方更怕賣太貴10年買4房只愛老公寓 內行人曝購屋心法台中預售VS中古價差揭密!這二區中古屋平均單價僅預售屋一半!西屯區中古屋單價比預售屋便宜逾36萬元!榜上第一!我被詐騙了》房產詐騙警示:小心「地面師」奪你畢生家產
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新北市地政局發布「113年第4季新北市不動產市場分析季報」,受中央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影響,113年第4季新北市建物買賣登記件數為9349件,較上季減少16.34%,年減幅度34.54%,呈現明顯量縮態勢。但在剛性需求與通膨預期支撐下,住宅價格不跌反漲,全市住宅成交均價達47.5萬元/坪,年增幅13.73%,續創歷史新高。

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是中央銀行為了調控房市過熱而實施的措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於2023年3月上路,主要加強對不動產貸款的限制,包括降低特定區域的貸款成數、限制同一人多筆房貸等,目的是抑制投機炒作行為,確保房市健康發展。
剛性需求指的是無論市場環境如何變化,都必須滿足的基本住房需求,例如首購族、婚育家庭的自住需求等。這類需求受景氣波動影響較小,即使在打房政策下仍然存在,是支撐房價的重要因素之一。
房地合一稅是台灣針對不動產交易所得課徵的稅制,於2016年(105年)1月1日上路,旨在抑制短期炒作。該稅制將不動產交易所得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並根據持有期間長短採用不同稅率,持有期間越短,適用稅率越高。2021年7月1日實施的房地合一稅2.0進一步提高短期持有的稅率,加強打房力度。
新北市三大交易熱區(板橋、新店與中和)都位於台北盆地的邊緣,交通便利且連接台北市,生活機能完善,因此成為購屋者首選。特別是板橋作為新北市行政中心,商業活動頻繁;新店則因央北生活圈開發及捷運通達性提升受到青睞;中和則因房價相對台北市便宜且交通便利成為熱門區域。
文中提到的房地市場從「蛋黃核心」向「蛋白區」擴展,是城市發展的常見現象。隨著中心區域房價持續攀升,購屋者逐漸向外圍尋找較為平價的選擇,促使外圍區域發展加速。這也解釋了為何三峽、鶯歌等原本較為郊區的地方在近10年房價漲幅領先全市。
重大交通建設對房市的影響顯著。鳳鳴臨時站的啟用改善了鶯歌、三峽一帶的交通便利性;捷運三鶯線預計連接三重、新莊、三峽等地,可望進一步提升沿線房市價值;淡江大橋則將改善淡水、八里間的交通連結,帶動周邊區域發展。這些交通建設通常會在規劃初期就開始影響周邊房價,並隨建設進度持續發酵。
地政局地價科長蕭湘君表示,去年第4季不動產市場量縮但價穩,顯示自住型購屋需求仍具支撐力。進一步分析不同建物類型成交價變化,以公寓價格漲勢最多,年增19.75%;住宅大樓與華廈亦分別成長14.68%、10.62%。屋齡部分,以屋齡5年以下住宅均價最高(59.3萬元/坪),漲幅也最顯著(26.8%),顯示新成屋仍為市場主力。
三峽區近10年交易單價漲幅達77.2%,圖為北大特區一帶。圖/新北市地政局提供
本季行政區交易熱區依序為板橋、新店與中和,皆為人口密集且生活機能成熟區域,除市區以20年以上中古屋移轉較熱絡外,整體開發區以板橋華江地區與新店央北生活圈新成屋交易最為熱絡。面積方面,以20坪以下住宅單價最高(51.2萬元/坪),而總價1000萬至1500萬元者則為成交最大宗(占30.2%),反映出中小坪數、中價位產品最受市場青睞。
蕭湘君指出,雖建物買賣交易量持續走低,但整體價格仍維持成長動能,建造與使用執照統計亦顯示建築供給漸趨保守,其中建造執照總樓地板面積季減23.58%,其中住宅(不含農舍)的樓地板面積雖較去年同期增長,但與前季相比仍有明顯下滑。
此外,觀察新北市近10年房地市場變遷,結果顯示,住宅均價成長近4成,其中三峽、鶯歌、林口區近10年交易單價分別以77.2%、72.79%、50.64%的漲幅領先全市;交易熱區變遷部分,全市交易熱區穩居板橋、新莊與淡水三區(如圖2),而整體呈現由蛋黃核心(如板橋、新莊、三重)向外圍蛋白區(如五股、樹林、三峽、鶯歌)擴展之趨勢。
新北市近10年房地交易單價走勢成長近4成。圖/新北市地政局提供
再以時間節點進行分析(如圖3),105年房地合一稅上路後,短期交易明顯下滑,成交量驟減;107至109年,受全球低利率與寬鬆貨幣政策推動,交易量大增35%,價格也穩定上升;112至113年,打房政策接連上路,導致交易量明顯縮減(33%),但因通膨與剛性需求支撐,價格仍持續上升。
地政局強調,新北市人口基數龐大,自住需求穩定,加上重大交通建設陸續推動(如鳳鳴臨時站啟用、捷運三鶯線、淡江大橋等),可望吸引人口持續移入。欲看更多新北市房市統計,可洽不動產市場季報網址。
新北市近10年房地交易量分布,以板橋、淡水、新莊區為大宗。圖/新北市地政局提供
新北市前15大交易熱絡行政區房價上漲幅度。圖/新北市地政局提供
延伸閱讀→
房仲就愛抬價多賺錢?專家拆解佣金真相:比買方更怕賣太貴
10年買4房只愛老公寓 內行人曝購屋心法
台中預售VS中古價差揭密!這二區中古屋平均單價僅預售屋一半! 西屯區中古屋單價比預售屋便宜逾36萬元!榜上第一!
我被詐騙了》房產詐騙警示:小心「地面師」奪你畢生家產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