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作為台灣首位醫師總統,上任後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積極推動全方位健康政策。該委員會已召開三次會議,正式啟動五年489億元「健康台灣深耕計畫」,目標在2030年前將癌症及三高慢性病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並將台灣平均壽命從79歲提高至82歲。
在癌症防治方面,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強化「國家癌症防治計畫」,擴大篩檢服務範圍,預計五年內服務1200萬人次。除了原有的五種癌症篩檢外,將試辦胃癌幽門桿菌篩檢,明年起實施六癌篩檢。肺癌篩檢對象擴大至重度吸菸者及高風險族群;大腸癌篩檢年齡下修至45歲,高風險族群更可接受公費無痛大腸鏡檢查;乳癌篩檢範圍擴大至40至74歲婦女;子宮頸篩檢年齡下修至25歲,並新增HPV檢測服務,114年9月起國中男生也將納入公費HPV疫苗接種對象。
政府同時設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114年編列50億元公務預算專款用於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今年1至10月已有8項癌症新藥納入健保、17項擴增給付,藥費支出約100億元,超過1.1萬名患者受惠。
在慢性病防治方面,公費成人健檢擴大至30至39歲族群,每五年一次。健保署也啟動「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加強三高患者的管理與照護。心理健康支持服務方面,心理健康司將免費心理諮商服務對象從15至30歲擴大至15至45歲青壯世代,每人提供3次免費諮商,服務人數從3萬增至6萬人。
因應超高齡社會,政府提早啟動長照3.0,整合預防保健、醫療和長照資源,打造一體式長照服務。健保署推出「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為行動不便的失能患者提供到府醫療服務,目前已涵蓋肺炎、尿路感染及軟組織感染等三類感染症。
健保財務改革方面,賴總統提出「不同工不同酬」理念,提高急重症、產科、診察費及手術費用,鼓勵醫療人才留任。健保署也推出「個別醫院總額」制度,促進醫院自我管理,並研議擴大補充保費費基,增加健保財源。此外,政府啟動護理人力政策整備計畫,編列4年275億元,系統性解決護理人力問題,建立正向職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