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鄧倫主演的《香蜜沉沉燼如霜》被視為虐戀仙俠劇的代表作品,展現了這類型劇集的巔峰水準。在中國電視劇市場中,仙俠劇佔據了極高的製作比例,每月新劇中至少三分之一屬於此類型,有時甚至高達一半。
這種現象的形成有幾個關鍵因素。首先,中國嚴格的審查制度下,仙俠劇因遠離現實而受到較少限制,成為製作方的安全選擇。其次,這類劇集以仙俠外衣包裹虐戀內容,讓觀眾能在甜虐交織的故事中暫時逃離現實生活的煩惱。
仙俠劇的發展歷程顯著。早期以胡歌、劉亦菲主演的《仙劍奇俠傳》為代表,主要描述少年英雄的成長與冒險。隨著《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虐戀仙俠劇的播放量爆發(後者累計超過480億次),製作方紛紛複製這一成功模式。這類劇集主要吸引年輕觀眾,他們對言情內容更容易產生情感共鳴。此外,「韓風花美男」偶像的加入也成為吸引「偶粉」的重要策略。
當代仙俠劇內容呈現高度同質化:穿越、重生、奪舍等情節反覆出現,本質上是將「飄洋過海來看你」轉變為「穿越時空來愛你」。劇情必然包含虐戀元素,角色設定也相當固定——男主角多為仙君、魔君(實質上是古代版霸道總裁),女主角則常見狐狸或鳳凰等妖獸形象,充斥著「人神戀」和「人獸戀」的元素。
在視覺呈現上,男性角色的妝容和服飾尤為誇張,如《三生三世枕上書》中高偉光的濃密白髮造型。戰鬥場景往往流於形式,依賴後期特效來增添視覺衝擊。
雖然有觀點認為仙俠劇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創作,但當前市場上充斥著同質化的作品,已引發對這一類型發展方向的反思。至於有人批評追捧此類劇集的「偶粉」知識水平較低的說法,則需要更客觀的分析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