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教育部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家長數位教養指引」,國教行動聯盟(簡稱「國教盟」)表達高度肯定,尤其感謝教育部重視家長聲音,採納國教盟於3月提出的建議,將「家長參與管理數位載具」的概念納入此次新政策。
依「113年度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兒少使用網路行為觀察」統計,目前台灣6歲以下幼兒高達33%經常使用手機與平板,每日接觸螢幕長達1–2小時;到了中學階段,更是每天6–8小時的螢幕黏著時間,青少年平均一天收到網路訊息192則。這些數據,反映出台灣兒少與家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數位挑戰。
國教盟認為,指引推出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後續如何有效落實,並具體提升家庭數位健康。因此,國教盟提出二點呼籲,懇請各界共同守護兒少數位健康:
第一,指引如何普及?教育部應公開說明具體行動方案,包含何時透過學校系統,確保指引「家家看得到、人人用得上」?
第二,支持如何到位?建議教育部建立跨專業合作網絡,主動串聯學校護理師、輔導教師、心理師及家庭醫師,並引入「青少年親善醫師進校園服務」機制,讓青少年享有更友善、更即時的醫療服務,消除就醫的羞恥與標籤問題。此外,國教盟也將與台灣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持續合作倡議青少年預防保健,透過親善門診醫院、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家庭以及社福與民間團體等親善機構,共同辦理「數位教養互動工作坊」。期望透過完善的社區、醫療、學校與家庭支援體系,尤其特別關注偏鄉與資源缺乏家庭需要,真正落實青少年健康支持網絡,守護下一代的身心健康與數位素養。
最後,國教盟也呼籲全國家長:「0–6歲幼兒,螢幕絕不單飛,親子互動起飛。」
幼兒神經發展的黃金期不能僅靠單向的螢幕內容餵養,必須透過真人互動與真實世界的探索,才能讓孩子真正健康成長。
國教盟將持續扮演監督角色,確保政府資源有效落地,陪伴家長共同守護下一代的大腦與健康發展,讓數位工具成為家庭的助力,而非成長的障礙。
針對教育部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家長數位教養指引」,國教行動聯盟(簡稱「國教盟」)表達高度肯定,尤其感謝教育部重視家長聲音,採納國教盟於3月提出的建議,將「家長參與管理數位載具」的概念納入此次新政策。
依「113年度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兒少使用網路行為觀察」統計,目前台灣6歲以下幼兒高達33%經常使用手機與平板,每日接觸螢幕長達1–2小時;到了中學階段,更是每天6–8小時的螢幕黏著時間,青少年平均一天收到網路訊息192則。這些數據,反映出台灣兒少與家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數位挑戰。
國教盟認為,指引推出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後續如何有效落實,並具體提升家庭數位健康。因此,國教盟提出二點呼籲,懇請各界共同守護兒少數位健康: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教育部公布的「家長數位教養指引」和國教盟對此的回應,以下是相關延伸知識:
青少年數位使用現況與問題:根據全球研究顯示,過度使用數位設備可能導致多種健康問題,包括視力問題、睡眠障礙、專注力不足和心理健康問題等。美國兒科學會建議0-2歲幼兒完全避免接觸螢幕(除了視訊通話外),2-5歲幼兒每天不超過1小時的高品質內容觀看,且需有成人陪伴與解釋。
數位教養的國際趨勢:許多國家已發展「數位教養指南」,例如法國在2018年通過法律禁止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韓國政府推出「網路成癮預防與解決綜合計畫」;新加坡推出「媒體素養委員會」指導家長如何教導孩子安全使用網路。各國共同趨勢是強調親子共同使用與討論,而非全面禁止。
幼兒神經發展與螢幕時間的關係:研究顯示,0-6歲是大腦發展的關鍵期,此階段的經驗對神經系統發展有深遠影響。實體互動、面對面溝通和自由遊戲對語言發展、社交能力和認知發展至關重要。過度使用螢幕可能減少這些關鍵經驗,導致發展遲緩或問題。
青少年預防保健體系:許多國家建立了青少年友善醫療服務,特點包括保密性、無需家長陪同、降低就醫障礙等。台灣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也致力於推動青少年健康促進與預防保健服務,包括心理健康、性健康和數位健康等多面向關注。
健康促進學校與家庭支援系統: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促進學校」概念,整合健康教育、健康服務和健康環境。在數位時代,這概念擴展到包含數位健康素養、網路安全教育和數位公民責任等領域。
第一,指引如何普及?
教育部應公開說明具體行動方案,包含何時透過學校系統,確保指引「家家看得到、人人用得上」?
第二,支持如何到位?
建議教育部建立跨專業合作網絡,主動串聯學校護理師、輔導教師、心理師及家庭醫師,並引入「青少年親善醫師進校園服務」機制,讓青少年享有更友善、更即時的醫療服務,消除就醫的羞恥與標籤問題。此外,國教盟也將與台灣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持續合作倡議青少年預防保健,透過親善門診醫院、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家庭以及社福與民間團體等親善機構,共同辦理「數位教養互動工作坊」。期望透過完善的社區、醫療、學校與家庭支援體系,尤其特別關注偏鄉與資源缺乏家庭需要,真正落實青少年健康支持網絡,守護下一代的身心健康與數位素養。
最後,國教盟也呼籲全國家長:「0–6歲幼兒,螢幕絕不單飛,親子互動起飛。」
幼兒神經發展的黃金期不能僅靠單向的螢幕內容餵養,必須透過真人互動與真實世界的探索,才能讓孩子真正健康成長。
國教盟將持續扮演監督角色,確保政府資源有效落地,陪伴家長共同守護下一代的大腦與健康發展,讓數位工具成為家庭的助力,而非成長的障礙。

現正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