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揭露俄羅斯酷刑系統:烏克蘭記者羅什奇娜之死與「維多利亞計畫」調查

2025-04-30 01:05  撰稿 / AI

國際媒體聯合調查的「維多利亞計畫」揭露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建立的系統性酷刑機制,該調查源於烏克蘭記者羅什奇娜(Victoria Roshchyna)的悲劇命運。今年2月,俄羅斯將羅什奇娜的遺體與750多名陣亡士兵一同移交給烏克蘭,她的屍體被放在標記為「男性」的白色袋子中,俄方提交的名單上甚至沒有她的名字。

羅什奇娜在2023年夏天展開了她最後一次調查,前往被俄軍佔領的札波羅熱核電廠,試圖查明失蹤核電廠員工的下落。她從烏克蘭經波蘭、拉脫維亞,最終進入被俄佔領的烏克蘭領土,於8月抵達安赫德(Enerhodar)。她不斷詢問當地人關於被監禁核電廠員工的處境和失蹤者的去向。

2023年8月3日,羅什奇娜與家人的聯繫中斷。據報導,她被逮捕並帶到安赫德警察局,隨後被綁架到梅利托波爾(Melitopol),可能被關押在改造成酷刑監獄的車庫中數月。同年12月,她被轉移到俄羅斯城市塔根羅格(Taganrog),該地由俄羅斯特勤局管理,關押著數百名烏克蘭平民和軍人。

一名曾與羅什奇娜同牢的獄友透露,她身上有多處傷口,前臂上有一道3公分長的刀疤,且曾遭受電擊。另一名獲釋的烏克蘭士兵馬爾克維奇回憶,羅什奇娜勇敢地對獄警表示:「你們是佔領者,你們來到我們的國家,謀殺我們的人民。我不想和你們有任何關係,也不會與你們合作。」

據另一名女性獄友描述,羅什奇娜最終因極度消瘦而死,體重僅剩30公斤,甚至無法抬起頭。2024年10月,羅什奇娜的父親收到俄羅斯國防部通知,確認她於2024年9月19日去世。

德國第二電視台報導,羅什奇娜的遺體在移交時已幾乎完全腐爛,呈現木乃伊化狀態,缺少眼球、部分喉部和大腦,調查人員認為這可能是施刑者為隱瞞死因所為。

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之一、烏克蘭「公民自由中心」代表馬特維丘克向媒體表示,俄羅斯對烏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台南鐵工廠變身「兵工廠」 工人自製鋼管槍遭警方攻堅逮捕

台南市警方日前接獲通報,指某工廠空地頻傳槍聲,經調查後發

2025-04-30 09:25

「剴剴案」引發社會關注 全律會籲尊重法律程序與律師職責

台北地院近期密集審理1歲男童「剴剴」遭保母虐死案,透過外

2025-04-30 09:20

洋基創造歷史!單季兩度首局「背靠背靠背」全壘打破大聯盟紀錄

洋基隊再度展現驚人火力,在台灣時間30日客場對戰金鶯的比

2025-04-30 09:15

帕度獲任美國駐中大使 曾與川普討論台灣安全議題

美國聯邦參議院以67票對29票通過前聯邦參議員大衛·帕度

2025-04-30 09:10

氣象專家:5月1日北台灣轉短暫雨 未來10天梅雨滯留鋒發展不樂觀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

2025-04-3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