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健康大錢線】你以為帕金森病是老人專屬?超過 1/5是年輕人!

2025-04-12 22:50  作者 / 李蘭妮

圖/示意圖圖/示意圖

每年 4 月 11 日是全球帕金森病日,提醒社會大眾關注這個常被誤解的疾病。在《健康大錢線》節目中,素有「台灣帕金森病之父」美譽的陸清松醫師深入解說,破除迷思並強調:「帕金森病並非絕症,早期診斷與治療,可有效延長患者的良好生活品質至少 20 年。」

帕金森病主要是腦內黑質細胞退化,導致多巴胺減少,出現顫抖、僵硬及動作遲緩等症狀。陸醫師指出,帕金森病好發於 60 歲以上長者,但絕非老年人的專利。年輕型患者比例逐漸增加,30 歲以下也有發病案例,且年輕患者的遺傳機率更高。他提醒,若家族有三代同患,應及早進行基因檢測,預做健康管理。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每年 4 月 11 日是全球帕金森病日,這一天提醒社會大眾關注帕金森病,這個經常被誤解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促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共同守護患者生活品質。( 圖/ 截自www.movementdisorders.org/Parkinsons-Day

「典型症狀是靜態性顫抖,」陸醫師解釋,「靜止時不自覺地抖動,像搓藥丸、數鈔票般動作,而非緊張時手抖。」此外,步態改變如步伐變小、走路時手不擺動,甚至拖腳前進,皆可能是早期徵兆。他呼籲:「這些細節別忽略,及早就醫才能掌握治療黃金期。」

帕金森病目前雖無法根治,但藥物治療與規律運動能有效控制病情。陸醫師以「三個 Lucky 7」鼓勵病友:藥物控制初期可達 7 年蜜月期,再加上穩定的治療與運動,工作期延長至 14 年,最後進入有品質的退休生活,共計可維持 21 年的穩定狀態。

「面對帕金森病,不應恐懼,」陸醫師強調,「它就像糖尿病、高血壓,配合醫療團隊,妥善治療就能與疾病和平共處。」他特別提醒病患,服藥如同吃飯,需定時定量,不可任意停藥。此外,運動如太極拳、瑜伽、騎飛輪都有助於延緩退化,提升生活品質。

隨著醫學進步與社會關注,帕金森病患者不再是「孤島」。陸醫師最後強調:「有病不可怕,關鍵是早期發現、積極治療,患者一樣可以擁有精彩的人生。」

👉 想了解更多關於帕金森病?歡迎點選連結收看完整節目:《健康大錢線》第3集專訪「台灣帕金森病之父」美譽的陸清松醫師

https://youtu.be/6ZZZfYXmmXs?si=Jtd-AluhjT0-td23

【請點我,AI告訴你更多和這新聞有關的資訊】


現正直播
←回上一頁

也許您會感興趣


健康快報

【健康大錢線】台灣洗腎人口世界第一 江守山揭「洗腎王國」真相:吃藥太多、水喝太少才是關鍵!

台灣長年被冠上「洗腎王國」惡名,至今仍有超過9萬人仰賴洗腎維

2025-04-21 10:59

健康快報

首屆「護心獎」頒發 鼓勵護理師創新實踐 提升心肌梗塞照護品質

為表彰臨床端在心肌梗塞照護領域的卓越貢獻,台灣心肌梗塞學

2025-04-15 12:37

健康快報

2025國際心肌梗塞學術研討會-戒菸論壇 跨域交流 推廣戒菸服務效益

戒菸是預防慢性病及癌症的有效策略。台灣自2002年起

2025-04-13 22:47

名醫說醫

帕金森病患者必看!避免跌倒、便秘與憂鬱的日常管理術

帕金森病不僅僅是藥物治療的挑戰,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細節管理同樣

2025-04-13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