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79代嫡長孫是台灣型男,孔府瑰寶大揭密!!

2023-10-16 15:01  作者 / 芯凝

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濃眉大耳、高大英挺的身影,彷彿孔子再現(圖/作者提供)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濃眉大耳、高大英挺的身影,彷彿孔子再現(圖/作者提供)

「至聖先師」孔子逝世至今2500年,孔府血脈延續不輟,家譜之長已經列入金氏世界紀錄。文獻中描繪的孔子濃眉、大耳、高個子,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活脫脫就像是孔子的化身,英姿勃發、氣宇軒昂,他可是道道地地在台灣出生成長的型男。而在探索孔府瑰寶的過程中,康熙皇帝御筆「萬世師表」四個大字讓我印象深刻,康熙要求摹拓後頒給天下文廟的匾額,至今仍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台南孔廟內的鎮殿之寶!

孔府瑰寶中的《孔子世家譜》,修譜沿革上溯自《史記‧孔子世家》,繼有《康熙譜》、《乾隆譜》、《民國譜》、《新續譜》,因延續時間最長、譜系最為完整,被譽為「世界譜牒之冠」,也列入金氏世界記錄為「世界最長家冊譜」。

▲孔府血脈延續至今2500年,因時間最長、譜系最為完整,被譽為「世界譜牒之冠」,已列入金氏世界記錄為「世界最長家冊譜」。(圖/孔府提供)

    孔氏家譜每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孔子第77代嫡長孫孔德成一生經歷兩次大修譜,第一次在1930年,當時他只有10歲,修譜歷時八年完成;第二次是在1998年,歷時十年完成並於2009年出版。這次修譜打破傳統,首度將女性和韓國孔氏後裔入譜,全譜人數達到180萬人,500多萬字,且已數位化。

▲1930年,年僅10歲的孔德成(前排個子最小者)主持「孔子世家譜」修譜事宜。(圖/孔府提供)

清康熙皇帝親筆寫下的「萬世師表」,字體敦厚、下筆沉穩、力道勻稱、收筆峻快果決,是崇尚儒學的康熙、罕見的御筆大字佳作。

據孔子第67代嫡長孫孔毓圻《幸魯盛典》記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聖祖南巡到曲阜,親自拜訪孔子故里,並頒賜親筆書寫「萬世師表」榜書,懸掛在大成殿中。次年更下詔摹搨,頒發給天下文廟,「萬世師表」四個字,因此成了孔子的最佳代稱,而此匾額也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台南孔廟大成殿內,時代最早、面積最大的一塊匾額。康熙御筆原件,本來是孔府文物,當年由孔德成護送來台灣,後捐贈典藏於台北故宮且被核定為國寶。

▲▼ 康熙御筆「萬世師表」本為孔府文物(上),後捐贈台北故宮典藏,被核定為「國寶」。台灣台南孔廟懸掛此摹拓後的萬世師表匾額,是該廟年代最久的匾額。

 

   「考試院長孔德成」對台灣中年以上的人來說,都不會太陌生。1920年在山東曲阜孔府出生的孔德成,來台後除了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主委、考試院長等要職外,他世襲的身份更為獨特—末代「衍聖公」、首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註1),他過世後奉祀官的職位已由長孫孔垂長來繼承。

▲孔子第79代嫡長孫孔垂長,在他祖父孔德成離開山東曲阜63年後,於2011年首次以「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身份重返山東曲阜,祭祀先祖孔子。(圖/孔府提供)

2009年、年僅34歲的孔垂長接任奉祀官,後曾親赴山東曲阜祭祖。他談到幼時的家庭教育,並沒有給他什麼壓力,成長過程和一般台灣年輕人也沒什不同,直到爺爺孔德成病重,要代替他到台北孔廟祭孔,孔垂長才意識到自己身負重任,此後更專心學習,傳承儒學、中華文化;如今他的長子已17歲了,也逐漸了解自己與生俱來的使命,常參與國內外青年學生研究儒家思想的交流活動,父子倆可說是都效法先祖孔子、投入現代版的「周遊列國」了!

                                                                                                                                                                                                                                                                                                                                                                                                                                                                                                                                                                                                                                                                                                                                                                                                                                                     


現正直播

也許您會感興趣


藝術

衛武營2024年上半年 重要表演一次看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2024年上半年節目全公開,包含音

2023-11-22 01:23

藝術

巨星翁倩玉偕建築師兄長翁祖模參訪高流 期待海音館開個唱

旅日巨星翁倩玉近日回台舉辦畫展,前(19)日特別抽空在身

2023-11-21 11:02

藝術

永慶房屋支持地方藝文活動 音樂盛會讓里民享受親子時光

      在秋高氣爽的季節,台北市士林區承德里和福中里

2023-11-13 16:08

文學

韓國「現象級」新世代科幻作家金草葉來了 全台首場見面會在這

韓國作家金草葉(김초엽)以《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一書

2023-11-12 20:29

藝術

【臺灣芯情】張大千最喜歡的主持人白嘉莉 悠遊繪畫寫下不老傳奇

在我還年幼時,「最美麗的主持人」白嘉莉就已是大明星了,臺

2023-11-06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