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台灣芯情】雕塑大師朱銘創作的原鄉—苗栗三義木雕吸引兩岸高手競技!
2023-10-16 14:30 作者 / 芯凝
享譽國際的雕塑大師朱銘2023年四月辭世,朱銘是苗栗通霄人,通宵和三義的木雕人才後來多匯聚在三義,「三義」也成為台灣木雕的代名詞,近年並連續舉辦木雕競賽,今年更吸引了多位兩岸高手熱烈參與!主辦單位日前公佈,工藝木雕組的首獎得主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林星,他的作品「勇者永不凋零」傳達堅毅和永不放棄的勇氣,讓參觀的民眾非常有感!(圖1)
▲獲得工藝木雕組首獎的「勇者永不凋零」,勇者臉部線條刻劃極為生動,創作者是來自大陸的林星。(圖/作者攝)
三義開展木雕業 得利於天然環境
三義擁有酸性黏土土質、丘陵地形、冬天多霧濕冷的氣候,使得三義原始森林中有大片樟樹林。早在400多年前清朝首位台灣巡撫劉銘傳時,就開始開發三義、銅鑼的樟樹煉製樟腦,日據時期三義已成知名林場,砍伐樟樹留下一些砍剩的樹頭,吸引台灣各地師傅前來採買木料。日本人也注意到這現象,還發現販售木雕工藝品的經濟利益遠高過樟腦,因而開啟三義木雕藝品的外銷時代!
▲苗栗三義因為天然環境的因素,百年來一直是台灣木雕重鎮,吸引台灣各地木雕人才在此落腳聚集。(圖/作者翻攝)
二次大戰結束,日本人戰敗離開台灣,美國訂單則大量湧入,還有美國記者前來採訪、讓三義在國際上聲名大噪,訂單應接不暇!1970年代在政府大力宣傳下,日本再度成為外銷主要市場,直到後來發生的能源危機才逐漸沒落,代之而起的是台灣經濟景氣活絡產生的藝品內銷需求。1990年代以後因中國大陸開放,三義木雕面臨強烈競爭,整個產業受到衝擊,轉型成當代藝術創作,串聯個體作整體行銷,尋求新的出路成為生存所必須。(圖3)
舉辦木雕競賽交流 兩岸高手相互切磋
今年的木雕競賽在工藝木雕組部分,除了得到首獎的「勇者永不凋零」外,獲得優選獎之一、同樣來自中國大陸創作者黃智清的作品「民國三傑」,我也非常喜歡,刻劃沈鈞儒、魯迅和李叔同(弘一大師)的文人氣質和精神,讓人景仰。(圖4)
▲工藝木雕類的優選作品「民國三傑」,刻劃沈鈞儒、魯迅和李叔同(弘一大師)的文人氣質。(圖/作者攝)
當代木雕的優選獎部份,台灣創作者林禹彤的作品「凝」,凸顯人和人間若有牽絆,或許會流淚但也可能得到幸福。創作者取材自香杉木,將固態的木質化為液態的黏稠,呈現拉扯、掙扎的張力,很能引起觀者在現實生活中經歷各種情感羈絆、或憂或喜的共鳴!(圖5)
或許是成長環境使然,對於原木、木雕、木作..我始終存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喜歡它象徵的沉穩踏實、樸拙、可靠。概略性地回顧三義過去販售工藝品的歷史,可貴之處在於那是當地居民共同認真打拼、活出來的文化;見三義木雕博物館內泛黃的工作照片,陳列從過去到現在的木雕代表作品,撫今追昔、讓人特別有感;而匯聚了包含兩岸木雕高手在內的國際競賽,更讓三義充滿了創新和活力! # (文:芯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