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集,我們講「S3賽季」、「溫戰」和「新質生產力」,你如果有對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比較關心的大陸朋友,跟他們聊這三個詞,請他發表一下個人見解,相信他們就可以跟你講很久。
首先講「S3賽季」。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個包括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然而更廣一些的概念。「S3」是Season 3,這原本是電競術語,很多遊戲電競賽事,如《DOTA 2》、《英雄聯盟》、《王者榮耀》,還有《率土之濱》那種策略遊戲,一年會打兩到四個賽季,簡稱就說S1, S2, S3, S4。
而這兩年,從俄烏戰爭到巴以衝突到現在,不時就有人提問:「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不是已經開打了?」很多人各抒己見,其中一些比較多人認可的看法是,雖然還沒有到一戰、二戰那樣幾個主要大國都全面動員的總體戰,大家也都還迴避著國際法意義上正式的「戰爭」這個字眼,但戰爭確實已經以各種形式開始了。
然後在最近,就有人開始用「S3賽季」代稱這場還沒正式開打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再到4月7日,湖北共青團發了一條短片,標題叫〈咱這個賽季將強得可怕,非常強!〉內容就是士兵、坦克、飛機、軍艦、火炮這些軍事宣傳片的剪輯。因為這是共青團發的,所以「S3賽季」這個說法,便算是真的流行開來了。
那麼,大家不妨想一想,說「S3賽季」而不說「三戰」,除了俏皮,還有再次展現了遊戲術語進入公共討論的風潮以外,還能不能有什麼真正合理的解釋呢?
我仔細一想,覺得還真有。
各位想想,從字面上看,「賽季」這個概念所能涵蓋的範圍,就比「大戰」來得大,而且更貼近現實。
1918年一戰結束的時候,不就有人說「這不是和平,只是二十年的休戰」嗎?這句話是法國元帥福煦看過《巴黎和約》以後說的,通常解釋是他認為德國人肯定不會服氣,深一層的解釋是,不只是福煦,有見識的人看到《巴黎和約》所欲規畫的戰後秩序,就知道這結構遲早要出問題。
後來就有不少歷史學者提出,應該把兩次大戰視為一個整體的事件,而將中間的1918到1939年辨認為「戰間期」。我以前看到這個說法,覺得言之成理,就接受了,然而也就是接受,沒再多想。沒想到,現在蹦出來「賽季」這樣一個說法,它不是來自歷史學界,卻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對啊,照這個詞來講,我們就可以說,「S2賽季」在1918年「S1」結束後,就開啟了。畢竟大國之間的博弈、競爭是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的。
當然你可以抬槓說:我們不應該只考慮客觀形勢,也應該考慮時人的主觀認知啊,當時1918年除了福煦那樣的人以外,大多數普通人應該都是鬆了一口氣吧?當時那幾個主要大國的政治家又是怎麼想的呢?是不是應該設置一個標準,說應該是幾個大國的上層,或者包括到中層、底層都意識到「開賽了」,又或者也可以用1929年經濟大蕭條、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這些關鍵的事件作為轉捩點,來標誌S2賽季的開啟或升溫?當然話又說回來,當時連「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個名字都還沒有,當時人也不會有我們現在2024年的「賽季」這個概念;我們怎麼給歷史重新分期,那是我們現在的人的事情,記清楚這點就好。
我也可以說:「賽季」這個概念,比「新冷戰時代」之類的說法更直觀。更重要的是,比起那些定義必須嚴謹的外交辭令、學術話語,這個詞,除了詼諧,其實也更貼切地傳達了真相,並且讓普通人也能建立這樣一種認知:戰爭並不限於兵戎相見的「熱戰」,也不限於正式的宣戰,而是應該把漫長的、不顯眼的,發育、布局、合縱連橫這些階段都算進來。「發育」這個詞也是《DOTA》類電競的常用術語,指賺錢、升級、出裝備這些變強的過程。而把這些都算進來的話,「戰爭」這個詞似乎也不太合用了,何況現在大國也都在規避正式宣戰嘛,所以,「賽季」這個詞成為新的流行說法,也可以說是時勢使然。
即便讓我以歷史學者的身份來作評論,我也認為「賽季」這個說法很厲害,厲害在哪裡呢?就在:它很直觀地,就把重點從「軍事」這一環,轉移到了總體的競爭。十多年前,大陸就有一位戰略學者金燦榮提出了一個詞叫「溫戰」,說美西方集團雖然掌握高科技,但其社會對於長期大型戰爭的容忍力較弱,打不起「熱戰」,最終必然會對其他集團妥協退讓,但這過程當然也不可能說退就退,而是會讓世界處於漫長的「溫戰」狀態:其烈度處於「冷戰」與「熱戰」中間。
如今看來,金燦榮的預言正在應驗,當然也不只有他一個人這麼看,只是「溫戰」的說法沒有流行開來,之前大多數人通常還是跟著西方在講「新冷戰時代」。豈料,現在蹦出來一個「S3賽季」,這思考格局一下子就開闊了,跳脫了以往冷戰、熱戰、溫戰、明戰、暗戰、戰戰戰的框架,但又能把這所有形式和烈度的「戰」都包括起來、存乎一心。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們可以關注一下歷史學界和國際關係學界對這個新說法的反應。
說回4月7日湖北共青團發的那一條短片〈咱這個賽季將強得可怕〉,你覺得網友大概有哪些評論呢?第一種,偏向自由派的,嗤之以鼻:小粉紅又在打雞血;第二種,小粉紅,高潮一下:啊,太威武了,贏贏贏。──如果你覺得大概就是這兩種的話,那你就落伍了。
一種比較高讚的評論是:這是哪個大學生做的啊?小朋友水平不夠,吹也吹不到重點上。如今中國之強,哪裡是強在這些武器上面?真正能說「強得可怕」的,是整個體系,是一整套的生產力、動員力。
生產力方面,這幾十年當「世界工廠」打下的底子,可以端出各種數據,什麼鋼鐵年產量就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2024年過年,放煙火用掉的火藥,就超過美國援助烏克蘭的彈藥總量。
動員力方面,新冠疫情三年期間展現出來的就不說了,怕引起死去的回憶;就拿近年幾場天災來講,火災、水災、地震,當地軍警反應都非常迅速,有需要的時候民間也能提供很強的後勤支援。這聽起來好像也沒什麼,只是份內該做的事情,可是對比近年外國,特別是歐、美、日本、韓國發生災害的時候,好幾次老半天沒人理,然後各種調度混亂,各種扯皮,這就令人驚訝了:發達國家,就這樣?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還有一句近年很流行的阿拉伯諺語「不要隨便顯露真本事,不然人家就會發現你沒本事」,俄烏戰爭一打,原本以為還很強的俄軍,哈哈,不行,各種低級錯誤;然而另一邊,北約,也不行,彈藥儲備援助過去,沒兩下就見底。現在有不少消息說北約事實上已經派軍人參戰了,但戰線也就僵持在那邊,反倒俄國調整好打法,一邊又靠跟中國的貿易解決了相當部份的經濟問題,現在就下大棋,慢慢耗。
然後是以色列,更誇張了,過去幾十年大家吹以色列軍隊多強、情報多強,四次中東戰爭全勝,結果這次打哈馬斯,打得一塌糊塗,還濫殺無辜,最近還炸了敘利亞的伊朗大使館,意圖引伊朗宣戰、拖美國下水,結果伊朗、美國都沒那麼傻,保持住「戰略腚力」,現在就搞得是愈來愈左支右絀。這一仗把以色列從二戰以來的威名,和猶太人作為受害者的道德光環都敗得一乾二淨。再看美國,也是色厲內荏、外強中乾,就指望著靠金融手段跟中國耗,把中國經濟搞掉。
而現在的輿論對中國經濟確實很難樂觀。儘管官媒和愛國自媒體一個個都在吹基建、新能源、無人機這些已經「遙遙領先」的項目,但如果話題來到工資、工時、勞動法、地方債、階級流動,你會在評論區看到的,又是陰陽怪氣、怨聲載道。就像前幾年那位年輕人問出的問題:為什麼我對國家的前途充滿信心,但對個人的發展卻只能悲觀?
這就是當今中國大陸的「罩門」之所在。又有人說,論總體戰的戰力,恐怕這幾年的中國就是史上最強的時候,為什麼呢?因為老齡化社會正在到來,生育率提不起來,十幾年後,不只是兵源不會再那麼充足,全國經濟都會被拖累。在這樣的形勢下,一部份熱血青年,期待一場戰爭,期待中國什麼時候轉入戰時體制,爆兵、爆裝備,給世界一個大大的中國震撼,重塑世界格局,這種想法,完全在情理之中。就像那句老話:戰爭可以轉移內部矛盾。
然而我們更要注意到的是,當前大陸網上的輿論,並不滿足於這句老話。雖說民粹情緒是一直存在的,但在這麼多年網路小說和鍵政嘴炮的薰陶之下,民粹言論也很內卷的,單純的叫囂吹噓和耀武揚威早就不夠看了,中國要贏,必須得是全面的贏、總體的贏、始終保持戰略主動權的贏,不能只是圖一時之快,也不能是不得已被拉下水,而是根本就不能讓被人拉下水的條件出現。
我看過一句調侃這些網路鍵政家的話,說:「中國人均戰略學者」,五千年歷史,你不懂一點權謀,就不要說你受過基礎教育。這當然是有點誇大其詞了,但事實是,相對於大家平常把「民粹」和「反智」連在一起,可在簡體中文互聯網上,當講到國際關係和大戰略的時候,講究智謀的民粹,是能大幅凌駕於無腦衝鋒的民粹的,因為智謀所能帶來的優越感,總比蠻幹大多了。
我還可以分享一下,作為官方側翼的《環球時報》,大家印象中它可能只是民粹情緒和民族主義的吹鼓手,但沒看過的人可能不知道,它在它的本職學能,也就是國際關係和世界史的分析上,其實是頗具水平的,尤其是在牽涉到權力鬥爭與制度興廢的方面,他們經常可以找到真正的專家學者來寫稿。我在北京讀碩士的時候,都偶爾會買一份來看。台灣學界與媒體的「國際觀」,在乎的通常是虛榮、賺錢,或者靠虛榮來賺錢;而《環球時報》的「國際觀」,在乎的是生存與鬥爭,為了生存而無所不用其極的鬥爭,它長年的任務就是要戳破美好的泡泡,反覆強調「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這一類的概念。當年我覺得這種思維更對,因為還年輕,喜歡看人戳破美好的泡泡,把煞風景當樂子;到了近幾年,就變成在理性上也不得不承認這種思維「才」對了。這也是令人唏噓的一件事。
那麼,站在希望繼續保持和平的台灣人的立場上,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S3賽季」的相關言論呢?
我認為,我們應該全盤擁抱這個概念。
和大陸朋友交流的時候,我們應該同意,現在中國如果真的開戰,在當前的國際形勢底下,可以戰勝任何國家。但大家都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嘛,如果達不成政治目的,就不應該貿然開戰,中國人沒那麼蠢。於是我們可以超越「戰爭」這個概念,提高到總體的「競賽」,說:要在這個賽季達到全面勝利,那才是真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應該順著大陸朋友的民族情感,把勝利標準提高到這個抽象的高度,然後就可以教大家不要在乎具體的一時一地的得失,包括台灣在內。
台灣問題嘛,大陸方面當然是要堅持一個中國的,但是堅持並不等於執著,更不能膠柱鼓瑟、刻舟求劍,以免掛一漏萬嘛。能在台灣問題保持一個張力,並且利用這個懸念來取得更多戰略主動權,豈不更妙?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高度肯定中共當前的「戰略定力」,並且願意帶著默契來配合,讓老共可以保有餘裕,先去處理其他更緊迫的內憂外患,為將來的全勝,創造更好的條件。
如果這樣一個態度能被接受的話,台灣應該也就可以再和平一段時間了吧。你也不要奢望能拖到人家國力巔峰期過去,巔峰期過去還是可以打你;更不要期望中國大陸經濟崩潰,如果經濟真崩了,打台灣的收益馬上會變得遠大於不打。我們應該持有的態度是希望大中華克服萬難、達成全勝;只勝90%都不夠,起碼要120%才夠。在這條偉大的征途上,人們可以保有昂揚的鬥志與希望,而我們也就可以在這路上再和平一段時間。
那如果中共真贏了呢,而且超乎任何人想像,贏到150%以上了呢?
那你就從了吧。如果還不甘心的話,你就把勝利條件再提到200%嘛,例如說兩岸統一還不夠過癮,應該再加碼,建立「華夏邦聯」,乃至「大歐亞共榮圈」,比日本人一百年前講的什麼「大東亞共榮圈」更大。如果你問我的話,這就是我的意見。各位千萬不要以為我這只是在搞笑,我是在搞笑沒錯,但我更是認真的。
當然這樣講起來是扯太遠了,你也可能會不太爽。不然,就像「賽季」這個概念超越了「大戰」,我們還可以想辦法再找一個能夠超越「賽季」的概念,例如將來AI時代,人與機器與國家的矛盾將會如何發展。這就要談到所謂的「新質生產力」了。